第九十一章 抉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齊大年在薄雨中上路,還有其他宮裡太監在臨近的縣裡等著他,張景清帶著一眾新的下屬來到十里亭送行。
亭內齊大年看著外面的雨主動端起酒杯,態度真誠地說道:“景清賢弟若是不願上疏,為兄也能理解,當年的事...”
張景清連忙也端起酒杯,眼中似有淚水充盈,舉手一抬齊大年的酒杯。
“小弟不知大年兄何意,我輩讀書人自當為民請命,只是小弟現在官微言輕,有些事卻是有心無力。大年兄此次出京,自是遍觀民情,若是肯領銜上疏我願追隨尾翼。小弟先敬大年兄一杯,此次一別山高路遠,不知何時才能與兄共飲。”
齊大年無話可說,抬手舉杯向張景清微微示意,仰頭喝乾杯中之酒,只覺一股辛辣之氣迴盪在腹中,讓他心頭火起。
齊大年心中鬱悶,張景清如此不上路,果然是寒門出身的低賤之人,只知道保住自己的官帽子。如今朝廷奸相當道,只有老師可以解救萬民於水火。
可素有清名的張景清,如此推三阻四,辜負老師的期望,實在不當人子。待自己回京一定在老師面前狠狠參他一本。
齊大年微笑著衝張景清一拱手,僕人撐起雨傘為他遮蔽著雨水,進入官轎前齊大年曾再次回身似有話想說。
張景清作揖送別,久久不願起身,直到齊大年的官轎消失在雨霧之中。
張景清向下屬們揮揮手,告訴他們自己要在亭中感懷片刻,讓他們先自行散去,回縣衙辦理公務。
亭中不多時便只剩趙先生與張景清二人。
張景清負手看向亭外,用極低的聲音對趙先生說道:“事情辦了沒有,能否趕在大年兄回京前送到陛下案頭。”
趙先生站在張景清身後,自信地說道:“大人放心,五日前給在下族叔的信已快馬發出。三日前奏疏也已上遞。”
“恩師那裡會如何看我,同僚們又會如何看本官。”
“盧相爺也一樣桃李遍天下,能當丞相的人,誰還沒當過主考官。再說大人是上疏給皇帝陛下,又不是上疏給相爺。天地君親師,如何排位大人難道不清楚?”
“天下悠悠之口...沐林兄,你說後人會如何評價...”
“大人有一點還沒想明白,若是大人有朝一日可以領銜百官,輔政天下,又何愁無人為大人著書立傳?失敗者不需要擔心聲名有損,因為沒有人會記得住,成功者則不用忌諱聲名如何。”
趙先生早就看明白,張景清剛才那一揖其實就是對過去的訣別,而不僅僅是送別齊大年。
張景清現在不過是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趙先生給他便是,這本就是趙先生的主要工作之一。
趙先生知道張景清是一個好人,在姚安為官從未貪墨,對百姓也多有照顧,可朝局如此,根本不給好官活路。
亭外雨霧霏霏隨風瀰漫,沾溼了張景清有些灰白的雙鬢,讓他內心變得斑駁不堪。
趙先生走近一步,在張景清耳邊低語,“望大人留存有用之身,以待天時。”
張景清在心中說道,只能如此。
第二天一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肖華飛得到門房通報趙先生來訪,他趕緊前往正廳待客。
趙先生開門見山,明天就是姚安的縣試,肖華飛明天天不亮就要去參加考試。
肖華飛整個人都呆住,他以為趙先生早就忘記此事,反正他是忘得一乾二淨。
見肖華飛有推脫之意,趙先生也不廢話,拿出一本戶籍冊,言明現在黃石寨逃民歸籍一事就差戶房行印再上報州府便可生效。
趙先生對肖華飛確有半師之誼,不管出發點如何,在此事上總歸是肖華飛佔著便宜。
肖華飛只得保證明天一早準時出現在考場,趙先生才露出笑臉,又指點些考試需要注意的事項。
送趙先生出門前,肖華飛隨手塞給趙先生一張銀票。
趙先生沒有推辭,隨手塞入袖中,說等肖華飛取得秀才功名後,要到仙味樓擺一桌酒席答謝。
肖華飛自是滿口應承,一直將趙先生送到大門外。
回到院中,肖華飛把明天要考秀才的訊息告訴杜蘭英幾人,這下子好像捅到馬蜂窩一般。
杜蘭英特意跑到賬房先生那裡詢問都要準備哪些東西,然後又帶著杜金一起上街採購。
肖華飛則像沒他什麼事一樣,看著杜蘭英把院中所有人都指使得團團轉,直到眾人忙活到下午,才將考試用的各種東西備齊。
肖華飛進房一看,被那陣仗嚇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