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指點學問(第1/2頁)
章節報錯
肖華飛請趙先生進入一門朝南的大房間,地上鋪著厚厚的青磚,一張很新的紅木書案擺在當中,書架上的各家書籍極多,整整鋪滿了三面牆壁。
從書房大小以及陳設,可以看出肖家對他曾經寄予極大的希望。
趙先生打量著眼前的書房,目測一下它比縣衙裡張知縣的那間書房還要大,藏書也更多。
在大晉書籍是很貴的物品,絕大部分讀書人不可能擁有如此多的藏書,很多書籍都是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讀書人中流傳。
趙先生隨手抽出本先賢名著,翻看後不由得點點頭,這本書是京城最大書局,文棟書苑十年前印刷的精雕版。
此書選用的紙是大晉最好湖州紙,頁面上印的文字古樸有力,一看就是大師傅的雕工。
印書用的油墨,在書頁翻動間還能泛出絲絲幽香,香氣傳到鼻中,可以讓人提神醒腦久看不困。
書真是好書啊,當年這一本書不花個三五兩銀子,根本買不下來。
若再放些年,哪怕要價十兩二十兩隻要碰到愛書的人,也會毫不猶豫地掏銀子買下來。
趙先生讀了快二十年書,見到此書頓覺愛不釋手,此書保持如此之好,品相等於全新,恐怕再去文棟書苑都找不到同一本。
當年他也只是去自己爺爺的書房,才有幸看到過這些好書,不過他爺爺卻從沒有讓他碰過。
在見識過肖華飛的豪華書房,又看到立滿整整三面牆書籍,趙先生神情有些恍惚。
眼前如此多的好書被肖華飛統統束之高閣,這些書嶄新到連翻看的摺痕都沒有,趙先生心酸得有些想哭。
回想起當年寒窗苦讀的少年時光,為求翻看爺爺一本名家集註,他不知受了長房大哥多少冷嘲熱諷。
趙先生暫時忘記了身邊的肖華飛,兩眼放光,開始在書架間緩慢踱步,這些書里居然還有些孤本。
他此刻在心中充滿了憤怒,這是浪費,是犯罪,嚴重的犯罪,多好的書啊。
肖華飛對趙先生投來的憤怒目光,充滿了不解,剛才兩人還好好地有說有笑,怎麼看到本書,趙先生就有點控制不住情緒的樣子。
這間書房的大門自從肖華飛穿越過來,就根本沒有推開過,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太忙了,基本沒有一天閒著的時候。
而且從原本的記憶中,根本就沒有對這間書房有過一絲有價值的回憶,這完全怪不得肖華飛從來沒到過自己房。
看著趙先生小心翼翼的手食指,一冊冊的劃過書籍,肖華飛世情練達,心中一下有了明悟。
原來趙先生那既憤怒中又飽含幽怨的眼神,充滿了對他的無聲控訴,感情被人家大晉正統讀書人,深深鄙視了。
事實擺在眼前,肖華飛只能稍稍低了下頭,躲閃著趙先生的目光,畢竟他對大晉的學問屬實不太感冒。
這不是說這些書上的知識不好,而是太多的大晉讀書人讀死書,只學一樣知識,很容易造成思想的僵化。
而且那麼多的讀書人讀聖賢書考取了進士,當官後卻沒有按照書上教的去做,想想關外的大敗與無數的逃民,這些人把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
僅此一點肖華飛就非常不認可他們,這些一心求官的讀書人對學問的態度極度扭曲,表面上極為推崇,私下裡背道而馳。
若是說到學問,肖華飛在內心中固執的認定,自己也是貨真價實的讀書人,曾經上過的十多年學校,接觸的科學知識,那才是經世之學,正確的學問體系。
不過此時當著趙先生這個外人,肖華飛只能將這些真心話埋在心裡,以目前大晉的學術風氣,他如果不想被千夫所指,無疾而終,最好還是默默的陪著趙先生看書架便好。
趙先生逐一看過了三個書架上的書籍,過了良久輕聲一嘆,在他眼中肖華飛這個少年有詩才,做事也很有門道,可惜就是不肯讀書上進。
他眼睛看著那些書,背對著肖華飛,忍不住出言點撥,問道:“賢侄可知,為世人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肖華飛想起另一句千古流傳的名句,答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趙先生並沒有聽說過顏如玉,不過以他的學識和理解能力,聽懂了肖華飛的話。
“看來你還知道好壞,可是為什麼這些名家書籍你都不肯讀上一讀呢,實在有些暴殄天物。”
肖華飛非常想說,這二樣東西他都不缺啊,再說他前世也是寒窗苦讀過十多年的人,只不過同趙先生所學的知識結構不同,不等於真的不學無術。
向趙先生一拱手,肖華飛還是禮貌地回道:“趙叔教訓的是,句句金玉良言,以後小侄多看聖賢書。”
趙先生笑著拿手指點點了肖華飛,以對子侄的口氣說道:“知道你小子心裡在想什麼,趙叔雖沒考中進士,學問不精,尚有不足之處,可是我見識過人心。你心中肯定在想美人與黃金,哪怕你不讀書做官,單以肖家的財力,唾手可得是吧。”
被趙先生這種老江湖道破心中想法,正常不過,肖華飛咧嘴一笑,不過臉上卻裝出一絲羞臊,未來還要請人家辦事,所以肖華飛面子上還是要給到位。
而且趙先生所說的話,也都是勸他讀書上進,放在哪個時代,也不能說是一種錯誤。
不過對於學問與人生觀,肖華飛也有自己的理解,這些他不會同趙先生爭辯,自己心中知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