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各取所需(第2/2頁)
章節報錯
約等了一盞茶時間,肖守業父子才下樓結賬離開,外面天色已黑,父子二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已經見不到多少行人,只是那幾家青樓還燈火通明,不時傳出歡笑與絲竹之聲。
肖華飛忍住了向自己老爹要三十兩銀子的衝動,哪怕他非常想見識一下大晉的腐朽與墮落。
回家路上,正好經過瀟湘閣,他抬頭望了望二樓那熟悉的欄杆,沒見到前些日子向他招手的紅袖,想來她應該正忙著。
看肖華飛有些魂不守舍,肖守業哪裡猜不到他在想什麼,輕笑著說道:“估計蘭英那孩子現在還沒睡,你說她會不會在廳裡或院裡等著你。”
肖華飛覺得所有的煩惱如六月下了一場大雪,還未等雪落地便瞬間融化,悶聲回道:“肯定在等。”
“本來我還擔心你見了他會心中發怯,看來為父擔心多餘了。你今晚應對得很不錯。你如何看待趙先生此人?”肖守業覺的今晚的酒局,自己兒子表現的很老道。
“和趙先生這局其實沒有難度,父親也一定看出來,他也想交好我們肖家。咱們雙方無非是花花轎子抬人,各取所需。”
肖守業點頭笑了笑,問道:“那你覺得他想要什麼?我們家又能給什麼?”
“他想要的無非就是他的東主可以平步青雲,那樣他才有一展抱負與收回成本的資格。既然張大人想升官,首先要靠政績與風評,至於往朝廷裡的銀錢孝敬,估計誰也不嫌錢多。”
肖華飛回頭看了看,黑漆漆的縣衙方向,對肖守業說道:“眼下他想要的兒子會想辦法送給他,至於以後更多的,那得看雙方能為彼此做什麼了,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若是此次能夠,達成肖華飛心中所想,在肖家力盡能及之內,可以幫助張縣令造一造勢,甚至可以造勢到州府那邊,無非宣揚愛民如子,再講些小故事,說什麼張縣令剛直不阿,愛民如子。
反正肖家是行商之家,可以幫他走到哪說到哪,至於更深入的合作,也不是不行,但肯定不能是肖家單方面的付出。
肖家不是誰的附庸,而且就算將來想依附什麼勢力,他張縣令也還不夠格。
想明白其中關節,肖華飛對父親說道:“此事父親不必過於憂慮,兒子已經想好一些辦法,去應付我們的縣令大人。總的來講是各取所需,我們這位張大人現在對銀子並不渴望。看來此事想要辦成,兒子這幾日需要揚揚名氣。”
肖守業見肖華飛話語裡信心十足,也被他感染,說道:“昨天你爺爺也說過,這事就交給你辦,如果需要家裡的幫助,就來和爹說。過幾日商隊那邊就回縣裡,我會讓他們在半路上就把收到酒和糧食交給山裡面。”
“那此事就有勞父親操心了,山裡作坊就等著米酒進場好快點開工。就是不知酒麴師傅這面可找好人選。這幾日我會同肖寧儘快把仙味樓的事情大體定下來。”
父子二人邊走邊聊,商討關於山寨裡補充糧食、物資的間隔週期,以及安排如何接收成品下山,因為黃石寨眾人在身份上還沒有解決,前期行事就會多出許多麻煩。
所有物資與成品交接,只能安排可靠人手進行,以防止有心人再次誣告。而且上次上山提親時,肖華飛已與杜家父親商量過,一定要約束好山寨中人,今後不要再做攔路求財的事情。
他們這些年累死累活偶爾在山下攔路,卻把日子過得這麼慘,還不如老實燒酒靠正經生意改變生活困境來的實際。
掏偏門看似快捷,但往往有著身家傾覆的風險。以肖華飛的人生經驗來看,正行獨門生意做得好,往往得利豐厚且安全長久。
而且肖華飛今天見過趙先生後,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去解決黃石寨的身份問題。只要將黃石寨拉到正軌上來,也能讓杜蘭英和他都安心。
待走進肖家大門後,父子二人不再聊有關任何生意上的話題,沒有人敢保證家中是否還有那人安插的眼線。
肖華飛走進大房院子,瞧見杜蘭英正坐在小亭中,一手掩嘴打著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