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問蒼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生有話就直說吧,朕每天日理萬機,難免有所疏漏。”
盧丞相本想讓皇帝自己領會其中的門道,他多少還是有些愛惜羽毛,不過見皇帝根本不上套,只好硬著頭皮背起賣官換錢這口黑鍋。
“吏部上奏,距上次地方官員“外察”已經五年有餘,年初又因東蠻犯邊戰事吃緊,不便有太大的動作。如今大晉已國泰民安,是時候處理那些無為、不謹、有疾、才弱的地方文武官吏。至於多出的空缺,為地方安穩計,就對有心報效朝廷的賢德之士賜以官職,陛下看可好?”
重熙皇帝聽到後,眼前一亮,果然是自己的老師啊,這主意想的妙,既不會引起京中官員的反彈,又能多出一批官帽子拿換錢。
“先生不愧為我大晉的中流抵柱,時刻為朝廷著想。那朕就允丞相所奏,整肅地方吏制,招募賢才。著吏部,御史臺參核地方五品以下文武官吏,若有賢才朕會派內侍監親自前往招募,到時吏部下發任命文書便可。”
聽到皇帝的話,盧丞相心中想,這個學生為了搞銀子修仙,是打算徹底不要臉了,納捐銀都要親自派人去收,看來吏部那邊想在中間掏點銀子會很難。
不過事不關己,他也不想再操那個心,盧丞相跪下領旨,在皇帝的再一次嘉許後,離宮而去。
盧丞相離開真仙殿後,重熙帝吩咐孫福,待吏部梳理出罷黜名單後,把名單留中不發,然後快馬加鞭派宮裡人去出缺的地方納捐,千萬不可以讓吏部有機會搶先安排後補官員。
不過在最後,重熙帝也還算沒昏聵到底,還是吩咐孫福,一縣或一地的正印官員不可出售,待最後由吏部評選後統一安排。
第二日中午,肖華飛很正式的梳洗打扮一番,然後拿好趙先生的請帖向縣衙方向走去。
在出發前,他做了充足的準備,設計了許多張縣令可能提出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難易程度,他也準備了許多不同的答案,到時根據現場情形再靈活運用,這是他以前在每次要做事前都必經的過程。
在肖華飛過往的人生經驗中,他堅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所以凡事多幾手準備,是他行事的準則。
他甚至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實在情況不好,為了不連累肖家,他願意先暫時假死脫身,和杜蘭英回到黃石寨做一對亡命鴛鴦,當然這只是他最壞的設想。
他不是沒想過讓杜金暗中出手,不過那背後想要他命的人尚未查出端倪,就算想要一勞永逸也無處使力。
那條不知何時會咬他一口的毒蛇,才是讓他多手佈局的根源,鄭捕頭不過是癬疥之患,肖華飛從來沒有將他放在眼裡。
肖華飛思考間來到了姚安縣衙,不過他沒有從正門求見,而是來到了縣衙後的小門,敲門後向傭人遞上趙先生的帖子,便被讓到了院內。
他跟隨著傭人來到了縣衙二堂,坐在了靠門口下首位置,安靜地等著趙先生的到來。
時間不長,趙先生面帶笑容的出現在二堂門口,肖華飛見到馬上起身以晚輩身份見禮。
趙先生對肖華飛恭敬的態度很是高興,覺得肖華飛這個年輕人有才氣,卻從不居傲,這在現今的大晉已經不多了。
他在京城時見過太多恃才傲物的年輕人,見識不多卻口無遮攔,彷彿他們就是大晉的救星,整天誰也看不慣。
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那群人總是瞧不起趙先生,認為他自甘墮落不考去進士,卻要去給人家當個永遠躲在後面的幕僚不是真正的讀書人所為。
“賢侄不必與我太過客氣,我與你們父子一見如故,那日在瀟灑閣見識了你的文采,我抄回來給縣尊大人品鑑,他也十分驚歎。當下便說要見見你這姚安縣的才子,所以昨日才送帖到你家。”
“趙叔可是幫了一大忙,這份人情我父子必記在心裡。小侄不過一介布衣,不過粗通些文墨。若非趙叔抬舉,想要得到縣尊大人當面指點,哪能有一絲機會。”
看肖華飛如此上道,趙先生心中也是高興,不枉他當日特意把詩詞抄錄回來給張縣令看。
此時張縣令正在後宅正在午睡,原本定的就是讓肖華飛午後晚些再來,不過肖華飛特意提前早到而已。
肖華飛知道不能把人家的客氣,當成自己應得的待遇,他該做到的禮數不能有任何欠缺。
張縣令不管在京中過往如何,現今都已是手握一縣百姓生殺大權的朝廷正印官員。
何況肖華飛今年才十七歲,今天要見面這二位無論在地位和年紀上都要高出他太多,他必須讓自己的應對符合對方的身份。
趙先生讓人去張縣令房門外等候,待縣令睡來,便請過來通報,自己陪肖華飛在二堂閒談聊天,就像縣衙的半個主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