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鏞,廖鉞兄弟兩個人,都在祈盼地看著朱允熥,神情之中,甚至帶有幾分緊張。

“那我以後的安全,就全靠兩位的保護了,以後都是自家兄弟,兩位如果有什麼需求的,都可以跟我說來,只要我做得到的絕不推辭。”

但是既然朱允通已經猜到了朱元璋的想法,那麼自然不會逆天而行。

他要為了這個事情平白得罪了朱元璋,那又何必呢?

同時,這些兄弟兩個人都是廖家的人,也其實也算是淮西武將的那個小圈子裡面的人,大家對廖家的遭遇,其實是都是抱有同情之心的。

朱元璋這樣做了,不但能得到朱元璋的歡心,也能夠得到淮西武將的讚賞,起碼一個好名聲那是少不了了。

再加上朱允熥看著這兄弟兩人那腰大膀圓,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樣子,再想想這兩個人的祖父,也是衝鋒陷陣,勇猛無雙的大將,料想廖鏞,廖鉞也是有一手武藝在身的。

這不相當於平白撿了兩個又忠心又能打的將領嗎?

那他有什麼不樂意的。

有可他今天能夠接納了這兄弟們兩個人。

朱允熥的這話一說完,兄弟兩個人都明顯露出了高興的表情。

不過,兄弟兩人中的大哥,倒也還穩重一點。

“伯爺說笑了,我們只是您的後悔,您有什麼需求跟我們說才是,我們又怎麼敢當伯爺的兄弟呢!”

兩個人中的弟弟聽到這個話,也反應過來了,要是這朱允熥真真正正只是一個普通的江寧伯,那跟他稱兄道弟,倒也不是什麼了不了的大事。

問題是這朱允熥偏偏是當今皇帝朱元璋的孫子,他今天雖然被貶為江寧伯了,但是隻要朱元璋的一句話過來,他也未必不能夠重新封王。

他們兩個若是真的跟朱允熥稱兄道弟,那倒是有點壞了規矩了。

可是朱允熥卻沒有讓他們兩個繼續推辭,仍然堅持說道:“當年皇爺爺南征北討的時候,都與各位老國公,老侯爺,老伯爵稱兄道弟,同吃一鍋飯,皇爺爺後來做了皇帝,也沒有忘記當年的情分。”

“如今我不過是一個區區的江寧伯,而兩位兄弟也是功臣之後,如何稱不得兄弟?”

道理是那麼個道理,規矩卻仍然是規矩。

這廖鏞,廖鉞兩個人,有感於他們的祖父廖永忠被處死的事情,那個事情導致他們整個家族都沒落了。

所以廖鏞,廖鉞把這個規矩看得更加重了,仍然堅持不能與朱允熥稱兄道弟。

但是他們卻能夠感受到朱允熥言語裡面的真誠。

自從他們廖家倒黴了之後,以前那些跟他們家十分親近的家族,都紛紛的撇清了跟他們的關係。

便是有一些同情他們的武將,也不好明面上表現出來,不好對他們過分關照。

朱允熥這個朱元璋孫子的身份,平白的給他增添了一份光環。

他這樣的地位,能夠表現出對廖鏞,廖鉞兄弟兩個人的重視,也讓廖鏞,廖鉞兄弟兩個人,平白地感受到了一陣溫暖。

廖鏞,廖鉞對看了一眼,都對朱允熥一拱手,大聲的說道:“伯爺請放心,有我們兄弟兩個人在,定能保得伯爺您的安全。”

“以後伯爺讓我們兩個向東,我們兩個絕對不敢往西,以後你讓我們溜雞,我們絕對不敢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