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我們都回不去了(第1/4頁)
章節報錯
陸洋回到公司後,開始處理郵件,兩天的時間,未讀郵件高達上百封。
不時的有管理層進出他的辦公室,大部分都是彙報工作的。
現在職場中都流行:不跑不送,降級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所以每天來找陸洋彙報工作的人並不在少數,很多人沒有察覺到陸洋離開公司兩天時間,平時他三五天不來公司也會照常運轉。
陳薇從她辦公室窗戶看到陸洋辦公室沒人後,她端著咖啡敲響了門。
陸洋示意陳薇進來,兩個人聊起來。
陳薇問起堅果科技和瑞興之間的斷供糾紛,包括對未來手機業務的發展影響。
陸洋說道:“瑞興那邊短時間內沒有收購的打算了,王鵬飛現在在京東方聯絡新的螢幕業務。”
陳薇感嘆道:“網際網路跟實體的區別還是蠻大的,當初我們做人人網的時候,幾臺電腦和伺服器,加上幾個程式設計師就完成了搭建。”
陸洋:“是啊,網際網路行業會持續快速發展,與實體經濟的差距在縮小,未來不排除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握手。”
在當下的輿論氛圍中,做實體經濟的往往看不上做網際網路的,因為網際網路太虛,估值太假,泡沫風險較大。
而做網際網路的覺得實體經濟是土包子,什麼都不懂,週轉效率低下,思維固化。
陳薇:“昨天我去參加幷州的一個經濟峰會,有位專家說過這樣一番話。”
陸洋:“什麼話?”
陳薇:“專家唱衰網際網路,他說網際網路不是實體經濟,跌到地板上也沒人會救,還說網際網路公司喪失想象力了,靠不住,還是要搞製造業。”
陸洋搖頭:“沒必要聽這種人的話,專家說的話都要反著來,比如三年前專家說房價不會上漲,結果你看看那些大城市的房價。”
陳薇:“是啊,不知不覺過去三年了。”
陸洋看著愈發成熟的陳薇,這才意識到陳薇快要三十歲了。
他建議陳薇現在有錢可以投資些房產,至少從2008年開始房價會進入飆升階段。
陳薇搖了搖頭,她對房子沒有多大的概念,一個棲身之所罷了。
“說正事,昨天的峰會上,省發改委的主任王樹峰問我手機業務做的怎麼樣。”
】
“你怎麼回答他的?”
“我就說還在研發中。”
陸洋微微點頭,在手機業務沒有徹底成功前,他不太熱衷於宣傳。
陳薇繼續道:“王樹峰問我們手機部門有沒有融資的打算,他說省裡很重視製造業,想聯合幾家銀行和國有企業在省內尋找獨角獸。”
陸洋知道省裡剛剛換了主帥,還是理工大學陳懷民的同窗,每天省電視臺都播報關於未來的發展規劃。
他作為過來人明白省內的發展很難,尤其幷州所在的省份除了煤炭能源外,真的沒有其他的優勢了,最關鍵的還有營商環境。
曾有投資大老說過:去一個窮到沒有利潤的地方投資什麼?沒有背景,沒有人脈來這裡是死路一條。
他們省的政商環境排行是墊底的存在。
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在景區拉泡屎上廁所都得找關係!
陳薇:“我們要不要融資?他們出手特別大方,保守估計在兩個億左右。”
陸洋笑了:“我們不缺錢,現在也不需要融資,先婉拒他們吧,等以後再說。”
陳薇點了點頭。
這也是陸洋不經常出面的原因,因為陸洋出面的話,再想拒絕對方就容易得罪人,這樣由陳薇出面的話,還有個緩衝的餘地。
陸洋一直在公司忙到深夜,時間來到十點多。
想到黃冰倩的開服裝公司遇到的麻煩,他決定過去看看。
陳思雨的約會只能先往後放放,他給陳思雨傳送一條簡訊:明天晚上我回幷州。
陸洋從公司出來後,發動車子前往陽光巴厘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