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我這算是衣錦還鄉吧(第2/5頁)
章節報錯
他知道這裡面涉及RAM儲存的大小限制,後來的那些手機執行記憶體都是8GB起步了,現在才64M啊。….
於浩然問:「陸總,是不是我把這些最佳化到跟實體按鍵手機差不多的速度,就可以了?」
陸洋點頭:「是的!那樣我才有信心推出這款手機!」
於浩然:「我現在讓人再去最佳化操控系統。」
陸洋看著於浩然走出會議室,然後和那些同事開始討論作業系統的進一步最佳化。
他嘆了口氣,希望於浩然的團隊可以研發成功。
手機行業作為自己最陌生的領域,也作為科技含量比較大的領域
,確實低估了啊。
其實陸洋也想過想做那種廉價功能機,可是想到蘋果和安卓的推出時間,留給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另外有些品牌廠商如果靠單獨的功能機,容易對品牌口碑產生不好的影響。
比如小米當年是靠價效比發家的。
後來小米開始衝擊高階,結果全部都失敗了。
真正的手機行業要想屹立不倒,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基本盤。
蘋果的操控系統和A系列處理晶片,國內華為有自己的麒麟晶片就能順利的打出差異化。
剩下的那些國產手機廠商紛紛陷入中低端產品的內卷中,衝擊高階大部分都以失敗而告終。
於浩然離開後,孫正洋也跟陸洋打個招呼便離開了,顯然他要繼續最佳化硬體。
辦公室裡就剩下姜偉民和陸洋還有陳薇。
姜偉民遞給陸洋一根菸:「陸總,他們還年輕,可能有衝撞到您的地方。」
陸洋看姜偉民一眼,笑道:「老薑啊,我是那麼小心眼的人嗎?」
姜偉民一愣,旋即跟著陸洋笑起來。
陸洋問:「自從我們派去三星那些人後,部門的人手還夠不夠?」
姜偉民感嘆道:「人數目前夠用,浩然和正洋他們也足夠優秀和努力,很多時候都是吃住在公司。」
現在堅果科技處於發展期,團隊規模也才幾十人,大部分都是技術性宅男,遠遠沒有達到勾心鬥角,派系爭鬥的階段。
所以姜偉民跟他們的關係都很不錯。
在職場裡,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一旦涉及到利益問題,於浩然和孫正洋身處副總,定會形成競爭關係。
這也是陸洋派姜偉民擔任總裁的原因。
姜偉民在手機領域研發很多年,無論是人脈還是業務能力都是陸洋所看重的。
姜偉民勸說道:「陸總,實在不行,我們回頭繼續研發普通功能機怎麼樣?」
陸洋搖頭:「不行,那樣會牽扯到我們很多精力,有時候做技術就要有這方面的偏執才容易成功。」
想象當年的喬布斯,如果不是他的偏執,蘋果也不會走到現在。
姜偉民是合格的管理人才,不是研發人才。
陸洋對姜偉民說:「以後你們部門的招聘就由你和浩然還有正洋全權負責面試吧,就不讓薇姐負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