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顏女帝話落,秦語執筆寫下了這一段歷史。

【大元帥唐東說出秦王子嗣傳聞,經九顏帝證實,確有此事。】

【慕承天聽從九顏帝宣召,與神劍宮宮主靜文一同走入了行宮。】

【天周神劍已驗證,慕承天為大周帝族血脈無誤。】

【九顏帝口諭,由慕承天繼承大周帝位,眾臣皆是認同。】

【丞相顧白進言,幼帝年幼,需一位身份壓過幼帝之人教導。】

【丞相以此向九顏帝進一步進言,代大周百姓向九顏帝借一道名聲,冊立賢能德才之人為大周帝夫,以教導幼帝成長。】

秦語緩緩抬頭,望見了丞相拱手參拜下來:

“稟陛下,老臣舉薦翰林院學士洛寧擔此重任。”

“洛寧身為翰林院學士,主持過大周律法的修正與制定,對大周的民生和人文十分熟悉。”

“他的工作卓越,亦是曾得到過陛下的嘉獎。”

“且他剛過三十的年齡,正值壯年,能夠擁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教導幼帝。”

洛寧能夠得到丞相的支援,在於他是丞相的門生。

且三十上下的年齡,得到過九顏女帝的讚許,都是成功當選大周帝夫的有利條件。

洛寧此人,九顏女帝也是有些許的印象的。

怎麼說呢.......

很古板的讀書人,相貌也是古板老成。

他的禮節與學識無法挑剔,讓他修正律法,那是適合的。

教導幼帝的話,九顏女帝卻是萬萬不願的。

慕九顏沒有立即應承,反而不動聲色了。

她沉默下來,等待著其他人跳出來。

大元帥唐東立即望向了眾臣,望向了兵部眾人。

身為兵馬大元帥,身居要職,事務繁忙,他不可能清晰地知曉每一個官員的優缺點。

他不知曉,卻不代表他帳下的人不知曉。

很快。

一位兵部主簿站了出來:

“稟陛下,微臣以為,洛寧此人絕不適合擔任大周帝夫。”

“讀書學識,洛風的確是鑽研極深,但此人生性過於古板,只懂遵循古言。”

“讀死書認死理,只懂得一板一眼奉承書中的仁義道德,不懂得根據時事變通。”

“如此教導幼帝,那是害了幼帝!”

“胡說八道!”顧白立即訓斥道:“聖人古言,難道不該遵循嗎??”

那位兵部主簿立即低頭叩首了下來,不再發一言。

這個對手,不是他能對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