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勢頭強勁(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不是很正常嗎?”
“哈哈哈哈,對,顧少胸有成竹。”
顧夏陽同樣跟著開懷大笑,實際上對於《天若有情》的票房,他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這部電影原本在香港上映43天,斬獲1289萬港元已經算是不錯了。
今次劉德樺還沒有後來的名氣,周彗敏倒是跟吳倩連一樣初出茅廬,兩人聯袂出演,票房大破預期,當然是可喜可賀。
要知道這可只單單是香港本地的票房預估,一直以來臺灣是香港電影的最大票倉,另外還有東南亞市場。
其次就是錄影帶收入了,這個時期一直是錄影帶的黃金時期,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時間去電影院觀影,他們會選擇錄影廳或者是自己買或租錄影帶回家看。
香港電影市場的院線永遠為優質電影留畫,那為什麼還有許許多多的小作坊拍片?各大電影公司票房不理想的電影,實際上也並不一定全部都會虧本,因為有錄影帶版權。
就拿顧夏陽的《天若有情》打比方,假設他的本港票房突破兩千萬,然後就下畫了。但是這部電影的各地錄影帶收益,可能會與之持平,甚至是更多。
當然了,這得是像三大影視巨頭這樣的大公司,他們有錄影帶出版渠道,也有自己的灌錄公司。
外埠的票房市場也是同理,像嘉禾、邵氏、金公主,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發行渠道,這就是市場巨頭的實力。
“要是咱們自己有院線就好了!”
顧夏陽幽幽的說出一句話,讓杜棋峰他們面面相覷,接著就是笑出了聲。
“顧少好氣魄,以後說不定真能有一條咱們自己的院線。”
大家都是圈內人,對於院線的重要性是非常明白的。一部優秀的電影,要是沒有院線安排好的檔期跟場次,你也只能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
純粹的電影製造公司肯定是電影市場的底層,他們不具備發行能力跟院線,再好的電影,創造出來的利潤天然要被院線拿走一半左右,然後發行分一分,宣傳分一分,剩下的才能吃到肚子裡。
你要是碰到真心要玩你的院線大佬,不是保底制度走分賬的話,拖你幾個月乃至半年,能讓你苦的直喊爸爸!
看著顧夏陽是有感而發,作為大總管的鞠覺量說道:“老闆,咱們一步一步來,畢竟新藝城也是背靠雷老闆,不過我相信老闆你會是下一個鄒大亨、雷老闆……”
“也不是沒可能啊。”
顧夏陽有著自己的野望,不過現在空口說白話沒什麼意義。
“這次咱們的電影已經算是大獲成功,你們的紅利,等德寶最後分賬到了,少不了。”
“杜sir,製片經理的位置我交給你,沐勝就副經理,等公司做大了,乾股我也給,咱們也會有專門的營發部、宣傳部……”
杜棋峰、陳沐勝以及鞠覺量都是頂級人才,顧夏陽肯定是要留住的,甚至可以圍繞他們打造完美的——銀河映像。
一想到這裡,顧夏陽說道:“邵氏電影的優質人才,我們想辦法吸納。還有無線tvb那邊,有合適的人選,你們就邀請過來,工資不是問題。”
“顧少,你放心吧。這個事情我和阿量都有留意,我也有幾個人選在談,差不多了就得你這個老闆親自出馬。”
杜棋峰同樣是有心在電影市場大展拳腳,顧夏陽這個老闆雖然年輕,但是肯放權,肯讓利,無疑是上上選。
顧夏陽點點頭,說道:“沒問題。”
畢竟杜棋峰在70年代初期就進入無線電視臺打雜,第一份工作是信差。
再後來他考進了第四屆藝員培訓班,在訓練班期間杜棋峰經常跑龍套,演一些諸如衙役之類的角色,他覺得在演員方面沒有多少發展,因此訓練班畢業後他便轉到幕後,師從王天霖學習拍戲,並且從最初級的助理導演一步步做起。
這麼多年的磨礪,不僅僅是能力上大大提升,在無線tvb的人脈以及對人才的瞭解也是非常清晰的。
顧夏陽現在對於人才的需求極大,一方面是天下一電影公司的,另一方面他得搞個經濟公司,目前旗下談妥的就是劉德樺,等他與無線tvb的合約明年到期後就轉投顧夏陽了。
另外就是吳猛達,這位浪子憑藉著《天若有情》的太保一角,讓大家看到他是真的洗心革面,而且演技突出,工作終於迎來轉機,接了不少配角。
上次杜棋峰找他談,吳猛達當然一萬個願意將經理人合約籤給顧夏陽。
“阿量,外埠的發行你好好聯絡,等《天若有情》的最終票房出來,咱們就趕緊套現,回籠資金爭取多拍幾部片子。”
鞠覺量點點頭道:“老闆放心,我肯定談個好價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