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詞曲作者白日夢正式揭秘——《cool!》週刊老闆,顧夏陽!》

《香港才子,當之無愧。》

《由顧夏陽編劇電影《天若有情》即將舉行午夜場,電影主題曲、插曲,一手包辦。》

《周彗敏同名專輯《周彗敏》,於日前正式釋出,廣受好評,音樂週刊預估銷量可達2白金。》

據悉顧夏陽與周彗敏青梅竹馬,兩人一起長大,周彗敏之所以參加新秀歌唱大賽,全由他鼓勵。

而且黃沾、盧國姜等知名音樂人盛讚的白日夢,既是創辦校園第一週刊《cool!》的顧夏陽。

這位香港中文大學畢業的才子一手包辦了周彗敏比賽的所有曲目,其中《如風》、《償還》等歌曲一直高居音樂電臺點歌榜。

同時顧夏陽創辦了‘天下一’電影公司,拍攝的首部電影《天若有情》,由劉德樺、周彗敏、吳猛達領銜主演,電影劇本以及裡面的所有歌曲都由顧夏陽獨立完成。

由報刊報道顧夏陽豪擲千金,就為捧自己的小女友周彗敏上位,少年浪子,名不虛傳。

隨著《天若有情》即將進行午夜試映,天下一公司斥巨資宣傳,然後真真假假的新聞開始在全港鋪開。

一個剛剛解除雪藏的無線tvb小生,一個新秀歌唱大賽出道的新人,再加上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賭徒,這樣的陣容,電影當然是不被看好的。

所以更多的關注點,其實都在顧夏陽身上,他的白日夢身份正式曝光,天下一公司買的文案當然是香港才子,可是那些花邊週刊可不管,就是要坐實他香港浪子的身份。

就在這樣形形色色的報道之中,《天若有情》迎來了自己的午夜試映。

午夜場在香港電影界是一個“硬指標“,如果一部電影在午夜場上映,沒什麼人看而且反應不佳,那這部電影絕對好極有限,可以釘在票房毒藥的恥辱柱上。

彼時的香港電影院場地能夠容納 800 多名甚至上千名觀眾,人均影迷的香港人對電影的反應都非常直接,好片捧上天,看到爛片會在電影院破口大罵。

每個香港電影人在作品出街後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去看一場午夜場電影,感受觀眾最直接的反饋。

其實這種反饋,就是試映和調研體系。

而且香港的大多數觀眾都是草根而非中產,所以香港的電影從來都不是討好那種很高階的觀眾的電影。

香港的午夜場會賣小食,大家還能帶著小吃抽著煙在電影院裡面看。電影院是兩層的,下面是普通觀眾,主創、演員或者圈內的人在樓上看。有的乾脆混到觀眾當中,聽取最直觀的意見。

而且觀眾很直白的,喜歡就鼓掌,不喜歡就罵,這個就是香港如今的電影調研。

而在午夜場之後,主創就開始針對觀眾的反應迅速調整。

創作團隊就回來說,哪裡有人笑,哪裡有人罵,哪裡有人上洗手間,大家回來修片。可惜的是這個時候修剪就直接拿膠片剪,沒有時間重新做混音,這樣中間可能有些地方會斷。

既然叫做午夜場試映,就說明並不是電影的首映,而是一種試驗,看觀眾反應,然後作出最後更改,一般電影的公映都在試映後一週才舉行。

就像後來的《甜蜜蜜》在午夜場試映後,陳克辛作了修改,把首映前的菲林又重新換掉。

實際上午夜試映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觀影經歷,這些午夜場在油尖旺草根鬧市一帶尤其集中,觀眾有下班的白領,收了工的麻將檔陪打員工,消夜前或消夜後的一幫古惑仔等,當然也有夜生活的星斗市民。

“觀眾們有什麼不喜歡,便向你喝倒彩,他們知道主創團隊就在上面,罵街都好正常。”

作為過來人的杜棋峰就曾在午夜場親眼看到觀眾很光火,站起大喊:“到底誰是導演?給我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