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夏陽已經註冊了天都娛樂事業有限公司,以及名將工作坊。

名將工作坊專門負責藝人的合約,單獨拆分管理。

天下一(One Cool)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會把藝人合約擇出來轉入名將工作坊,變成純粹的一家電影公司。

另外就是要收購一家小規模的唱片公司,改名金牌大風(Gold Typhoon)。

香港的唱片業雖然沒有電影業那麼賺錢,但音樂跟電影肯定是不分家的。

香港電臺的“十大中文金曲”、無線電視的“十大勁歌金曲”,以及過兩年後商業電臺的“叱吒樂壇流行榜”。

三大頒獎禮每年的年終頒獎,都會成為歌迷乃至普羅大眾矚目的盛事。

換而言之,作為唱片工業“晴雨表”的音樂排行榜及頒獎禮,在激烈的商業助推下日益成為巨星爭霸的競技場。

這種競技場帶來的是與日俱增的名氣,這些名氣自然是能夠轉換為利潤的。

香港的藝人絕大多數業務能力拉出來單打都沒什麼問題,唱歌也好,演戲也罷,玩綜藝也尺度大得很,賺錢麼,工作麼,不丟人。

這兩年唱片公司,已經開始注重商業化、偶像化的包裝。

比拼唱片銷量、演唱會場次以及在電臺排行榜和各大頒獎禮龍爭虎鬥。

所謂的譚張爭霸,就歌壇而言,張國容其實算處於追趕階段。

但媒體大肆宣傳,也讓兩位歌手的商業化達到峰值。

這種激烈的商業競爭,也是奠定八十年代香港唱片工業巔峰的動力之一。

一系列的數字也可以印證八十年代香港唱片業的繁榮:

其一就是流行音樂唱片銷售量:有十多位歌手的唱片銷量超過20萬張。

唱片銷售在1988年達到巔峰,當年頒發的白金唱片(含8588年度)共計60多張。

其二就是演唱會場次:高票房的流行演唱會從1983年的18場遞增至1989年的129場,觀眾人數從15萬人次增至135萬人次。

顧夏陽的電影公司越發展,原音大碟就多,需要的歌曲、配樂少不了,捧出來的藝人也要全方位發展撈金。

小猶太要努力當天後,自己總得給她搭建一個好平臺。

就目前的香港唱片市場,與其去跟EMI百代唱片等公司合作,顧夏陽還不如花點小錢去收購一家裝置完善的小型唱片公司。

……

龜背灣,五號大屋。

“這裡風景優美幽靜,可以日日看海,以後我得閒了,也住這邊來好了。”

梅豔方捏著麻將牌,笑嘻嘻的說道。

“上次Pansy喬遷,我來過一趟,好鐘意這裡,還好阿陽入夥五號大屋,我特意送他一臺麻將機,要不然我們都沒辦法來這裡享受。”

“嘻嘻嘻,哥哥,原來麻將機是你送的呀,你真是太好啦!”

王祖仙第一次來到顧夏陽的大屋,喜歡的不得了,東張西望好久才坐到麻將桌前。

“陽哥的品味真的好好,裝修風格我喜歡,尤其是那些積木熊,好有趣哦。”

王祖仙心不在焉的打著麻將,像個幽魂一樣,腦子想著: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搬進來?

“嘿嘿,我上次來就想要偷幾個回去,被抓包啦!阿陽說這是的新寵,要等到澳門店開業正式推出。”

張國容得意的笑道:“不過阿陽答應我,正式量產後送我一套全色限量款。”

陳杰靈聞言,跟了句:“我也要,等會顧大少過來,你們幫我。”

“沒問題。”

張國容點點頭,忽然臉色一緊:“阿梅,見光死知不知道,你別耍賴阿!”

“我早就說別喊阿梅來啦,上次有人說你牌技爛,愛耍賴,輸了還可能不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