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娛樂的股票能吃一點是一點,不打緊,華人置業有風吹草動,第一時間通知我。”

“好的。”

梁波濤扶了扶眼鏡,問道:“顧少,你是對中華娛樂感興趣,還是華人置業?”

以他的專業眼光來看,顧夏陽盯著這兩隻股票,肯定是有特別的興趣。畢竟這是兩隻普通人眼裡籍籍無名,甚至‘不為所知’的股票。

“華人置業。”

“我猜也是,不過華人置業都60幾年了,馮屏山和李關春兩大家族的公司,不像達能科技啊!”

李家第三代的李富樹是立法局議員跟行政議員,李富善則是香港高等法院的首位華人法官,李富和是香港賽馬會首位華人副會長,李富逑則是社會福利署署長。

當然其中最傳奇的人物還是李富兆,他能力出眾,而且眼光驚人。

60年代的時候,香港股市都是英國人操控的,當時能夠上市的公司都是英國公司,華資公司很少能夠上市。為了改變這個情況,於是李富兆在1968年成立了香港遠東證券交易所。

這個交易所成立之後,香港股市迎來了真正的大時代。

香港著名的電視劇《大時代》,就是以此為背景拍攝的。

李富兆創辦了遠東證券交易所之後,幫助一大批的優秀華資企業上市,其中就包括了李超人的長江實業,郭德勝的新鴻基地產,鄭宇彤的新世界發展等等。

現在香港4大交易所合併,李富兆又成為了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主席,風頭一時無兩。

還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國師’,鳩摩智——李國霖,就是這個家族的第四代之一。

而馮家也是一樣,從政從商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香港大名鼎鼎的保良局,就是馮家創辦的。

香港最大的獨立華資銀行東亞銀行,兩家前輩都是創始人,目前是李家的旗艦上市公司,馮家只是董事。

這可是香港資格最老的兩家豪門,華人置業雖小,但顧大少想吃塊肉,可不容易。

此時的香港股市的參與者還是以散戶居多,因此上市公司的股價高低常與大股東的‘高調’程度有關。

常出來刷存在感賺吆喝的公司,知名度高些,股價也就被炒得高些。

因為是世家大族,馮、李兩家一直較為低調。

儘管華人置業在香港上流社會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一般市民對之知之甚少,這也導致華人置業的股價一直被低估。

在梁波濤看來,顧夏陽買入中華娛樂的股票,甚至後續可能要買華人置業的股票想賺錢,並沒有什麼賺頭。

但是他只從專業人士的角度提供建議,萬一人家顧大少有什麼內幕訊息呢?兩大家族是兩個家族,可不是鐵板一塊。

至於顧夏陽,他並不急,他等得起。

畢竟現在華人置業的情況不明,但他手上的現金越來越多,吃進中華娛樂的股票並不會虧。

偌大的娛樂行在中環擺著,這就是最優質的產業。

一旦華人置業有異動,那麼他也可以馬上動起來。

離開了萬國寶通中心,顧夏陽就前往渣甸山八號大屋見自己外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