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麼凌厲的話,王樂泰就知道自己小覷這個年輕老闆了,果然富家子弟也不都是紈絝。

“王先生年紀比我大,我就喊你一聲泰叔。”

顧夏陽決定掌握主動,問道:“泰叔,我請教一下報攤回尾的問題。”

“這個其實很簡單。”

“你的雜誌想在全港報攤上鋪開,就聯絡分發協會,他們會跟你談好價格。比如像《星期8》,售價是6塊,進貨就可能五塊左右。再比如《電視週刊》賣10塊,雖然進貨就要9塊多,但人家是有回尾的……”

“意思就是《星期8》如果賣不掉,報攤佬就砸自己手上了。《電視週刊》賣不完,人家雜誌社原價回收對吧。”

“嗯,人家不差錢,就是靠著回尾把貨鋪開後,銷量一高,報攤佬都是搶著進貨。”

有錢就能兜底,鋪貨也容易,就是把存在的風險自己承擔了,報攤佬們當然願意薄利多銷。

隨著香港娛樂圈的蓬勃發展,香港的雜誌週刊可以說是雨後春筍般接連出現。

之所以會造成這個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遠東集團的邱大亨入駐亞視之後,跟Tvb兩個電視臺開始接連不斷的大戰。

彼此之間相互瘋狂挖角,搶收視率,電視劇集狂轟濫炸,甚至今年亞視還獲得了《亞洲小姐》的主辦權,打破無線十多年的選美活動壟斷,開始跟《香港小姐》大擺擂臺。

無數的電視明星湧現,加上香港電影經過新()浪潮之後,在票房市場迅速席捲東南亞,一個個電影公司成立,明星們之間的各種話題越來越多,報刊雜誌行業自然也是蓬勃發展。

除了從現在市面上超過上百家的雜誌之外,全香港林立的大大小小印刷廠都是競爭慘烈。

別看雜誌社的門檻不高,但一個完全不懂行的後生仔想進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太難了。

“全香港各類週刊、雙週刊、十日刊、月刊加起來的雜誌,攏共有一百三十幾種。不過這麼多的雜誌,夠膽子給報刊佬開出回尾機制的,僅僅只有二十多本。這二十多本雜誌,全部都是雜誌單期銷量排行榜的常客。”

夠膽做回尾的雜誌可沒有多少,他們都將風險轉嫁給報攤,畢竟不是人人背後靠著大金主。

王樂泰看顧夏陽對‘回尾’非常意動,提醒道:“你不做回尾,貨就很難鋪開,報攤佬沒信心只會嘗試進貨,創刊號要是銷量不好就完蛋了。可要是做回尾,一旦創刊號沒做起來,你原價回收,損失更大……”

你肯包人家賣不出可以全價回收,報攤佬對這家雜誌就更有信心。只有家大業大的雜誌,才敢做回尾,而且還要非常的自信。

這樣一來報攤佬多進一批也沒壓力,反正賣不出去人家會回收,從鋪貨率來看就是優勢。

可人家《明報週刊》、《電視週刊》等等,背後都是傳媒大佬,自然是回尾的。就算實在不行,大不了腰斬,這點損失對他們而言毛毛雨。

說來說去就是利潤,你有回尾的雜誌,報紙佬的進價要比沒回尾的多不少,畢竟你報攤沒風險,賺的當然少一點,也讓雜誌社的利潤多一些。

作為一家剛剛起步的雜誌,做回尾,那得對自己的內容多自信?

顧夏陽不置可否,轉而問道:“泰叔現在在哪裡高就呀?”

“咳——”

王樂泰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容,道:“我剛剛從《香港之風》離職不久。”

顧夏陽點點頭,《香港之風》早年間銷量也算火爆,不過現在都日暮西山了。難怪這位王先生開始就想先聲奪人,他這是展示經驗,想尋份工。

不過這樣一來正合顧夏陽的心意,省得他出高價挖人了。中年人最大的危機就是失業,給他差不多的價格,肯定不會拒絕。

《Cool!》雜誌現在缺人,讓王樂泰這個業內老人來主持日常當總編,底下讓他多挖些對青少年瞭解的從業人員,老少搭配。

“泰叔,我想你現在應該需要一份工作,而我這裡剛好起步,薪資不會低於市場,你來當總編,怎麼樣?”

顧夏陽看著王樂泰,滿臉誠摯道:“跟年輕人一起開創新天地,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咱們創刊號見真章!如果創刊號銷量不佳,你可以隨時走人。”

“顧先生年紀雖然不大,卻是個魄力十足的老闆。就衝你這句話,我幹了!”

原本有些遲疑的王樂泰已有決斷,一方面是顧夏陽的魄力,另一方面是信德中心的辦公室加上吳老闆的介紹,這位後生仔一看就是富家子,都不用擔心拖欠薪水。

一拍即合,就是缺錢!

“那麼,合作愉快。”

顧夏陽起身,同王樂泰握了握手,道:“雜誌社的名字LOGO,你應該進來就看到了,叫做——《Cool!》。”

“老闆,我聽吳老闆的意思你打算做娛樂週刊,這一行競爭激烈,而且要同各個影視公司、藝人們打交道,想做出成績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迅速進入角色的王樂泰已經開口,雙眼盯著顧夏陽建議道:“如果老闆真想辦一本風險小能賺錢的雜誌,我的意思,不如搞點赤CHI身裸LUO體的照片,然後找人編些故事,肯定能賣錢……”

“我沒做鹹溼大王的打算。”

顧夏陽擺擺手,說道:“先去我辦公室籤合同,然後我們細聊雜誌的定位。”

帶著王樂泰去辦公室簽了合同,顧夏陽把吳晶也叫了進來,然後便把自己準備好的《Cool!》的定位、框架策劃書扔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