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土地是不動的,農民只能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耕種,而金錢是可以流動的,商人常常帶著金錢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去賺錢。

所以為了使防止人口流失,皇帝會故意貶低商人。

上行下效,被統治者看不起以後,很多讀書人便為了顯示自己的清高開始利用社會輿論貶低商人。

說商人是不從事生產的,專幹投機取巧,舞弊鑽營的事,他們唯利是圖,道德敗壞,代表的是貪婪和慾望……

這樣的論點被傳播之後,在古代以仁、厚為道德準則的社會里,商人自然被放在最後位,即便是有錢,也不如一個清貧的“書香世家”。

當然了,在這個社會,讀書人代表的本就是“錢”“權”“財”,書香門第眾多,清貧的書香門第,不多。

“更何況,小芽肯定不走科舉路。”

姜檀月話音剛落,姜梧念就忙不更迭的點頭。

欺君罔上,那是誅九族的。

穿越也好,重生也罷,她慫包一個,只想吃吃喝喝快樂活著。

沈南薇點頭。

“前朝重農抑商,但是我朝從開國太祖開始,就放寬了對商人的嚴苛稅收,在太上皇時期,甚至鼓勵經商,直到現在,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聽著沈南薇的一番話,姜檀月若有所思,“娘之前執掌中饋嗎?”

大戶人家出身的女子,即便不執掌中饋,也要從小學著打理後宅,嫁妝裡有田產鋪子什麼的,即便是嫁人後,盈利所得也是屬於自己的。

雖說是有手下人去打理,但是很多東西,也需要經過主人過目。

“不管,有什麼好管的。”

皇貴妃娘娘很是傲嬌。

對她來說,不該叫執掌中饋了,那叫手握鳳印,執掌中宮——只要她想的話。

但是她不想。

吃力不討好的活兒。

“看娘對此很有見解,女兒就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