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暢歡快的音樂飄揚在房間裡,好像溫柔親切的絮語,又像少女銀鈴的笑聲。

10歲的張寧遠看到母親的雙手在鋼琴的琴鍵上跳動,曼妙的音符從她的指尖飄出,他的眼睛裡溢滿了閃爍的光彩。

“媽媽,這是什麼曲子呀?”張寧遠小聲詢問著母親,生怕稍微大聲點就會打斷母親繼續演奏。

母親溫柔地笑了笑,眼睛暖得像一汪溫泉,似乎在追憶著什麼。

在午後的花園裡,打扮正式的青年一絲不苟地彈奏著鋼琴,隱藏的情愫依附在音符中慢慢流進那個白裙少女心間。那是屬於他們的最重要最美好的回憶。

“這是貝多芬的《致愛麗絲》。”母親笑著回答。

“《致愛麗絲》。”張寧遠默唸著樂曲的名字,準備把它牢牢記在心裡。

“這隻樂曲是音樂家貝多芬在教導一個女學生時對她心生好感,後來在心情非常愉快舒暢的情況下作了這首曲子送給她。”

“聽上去是個浪漫的故事。”

母親並沒有繼續訴說這個故事的後續,只是輕輕摸了摸張寧遠的腦袋。

“以後我們寧遠也會遇到一個讓你的情緒因她而起伏的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可能牽動你的心思,到時候你會想要為她彈奏這首曲子的。”

那時的張寧遠還不明白母親話中的深意,只覺得很喜歡這首《致愛麗絲》。

“媽媽,你能教我彈這首曲子嗎?”

“這首曲子你爸爸彈得比我好,他今天就會回來,我一會去機場接回爸爸,讓他回來教你好嗎?”

“嗯!”

場景漸漸模糊,一切都像被黑洞吞沒。

張寧遠睜開了惺忪的睡眼,開啟手機檢視時間,才凌晨三點,又無力地把自己藏回了被子裡。

不知怎麼回事,今晚做夢想起了以前的事情。那是他和母親的最後一次對話。

母親離開家去機場接父親後,張寧遠等到的不是歸家的雙親而是醫院的電話。

在他們歸來的路上,發生了意外車禍,父母都受了重傷,經醫院搶救無效,最終雙雙身亡。

等父母的好友帶著張寧遠趕到醫院時,張寧遠看到的只是父母冰冷無法回應的軀體。

聽聞了這個噩耗,張寧遠身在國外的姑姑張詩晴急忙趕回國看望他。

張家姐弟兩人從小感情就不錯,雖然後來張詩晴出國發展事業,並在國外結婚定居,與弟弟一家的聯絡不多,但對於這個可憐的侄子,張詩晴還是十分疼惜的。

這次回國,既是為了料理弟弟弟妹的後事,也是為了辦理侄子張寧遠的收養手續。

張寧遠就這樣被交託給姑姑張詩晴收養。張詩晴全家上下都展現出了相當的熱情和關切。

姑父高賢俊掌管著幾家企業,是個成功的商人,外表看著像不苟言笑的型別,但在家人面前卻總是幽默風趣的模樣。

堂哥高智佑雖然不善於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感情,但遇事很有擔當,在張寧遠心裡是一位有責任心的兄長。

堂姐高智媛和張寧遠的感情最好,張寧遠初到高家的時候,一直想要個弟弟的高智媛就對這個乖巧聽話,相貌精緻的堂弟喜愛的不行,自己有什麼好東西都會分他一份。

張寧遠雖然時常對這位堂姐莫名的好感感到不適應,但並不妨礙他與堂姐親近。

在這幾位新家人的關切和照顧下,張寧遠受傷的心得到了不小的治癒,慢慢從失去父母的陰影中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