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雒縣諸將投降後,李嚴主動請命前往新都,欲要勸降吳蘭雷銅二將。

現在的局勢已經明朗。

哪怕吳蘭雷銅殊死一搏,也改變不了結局,雙方實力差距太過懸殊了。

如今的益州,已經沒有一點勝算了。

以劉琦麾下精銳,加上益州投降的兵馬,湊起來都有十多萬大軍了。

此消彼長,實力早就不是一個量級。

此刻投降對大家都有好處。

李嚴帶著幾個親隨來到新都城。

看見了吳蘭雷銅二將,此刻二將神色凝重,顯然已經知道了雒縣的訊息。

本來是兩處城池互為犄角,現在好了,兵馬更多的雒縣,還沒有打就投降了,只剩下他們新都兩萬兵馬,又能做什麼呢?

當聽聞李嚴前來的時候。

其實二將已經猜到,李嚴此行的目的。

並且已經做好了準備。

反正打是打不過的,總不能真死在這裡吧!

見得二將之後。

李嚴也沒有耽擱時間,便是直入主題,曉以利害,很快二將下定決心。

畢竟劉璋對他們也不怎麼樣,現在投降劉琦才是明智之舉。反正都是姓劉的,勉勉強強也是一家人,沒有太多心理壓力。

於是乎,在李嚴的勸說下,二人決議領兵投降劉琦。讓李嚴前往稟報劉琦。

而劉琦所部,在雒縣整頓兵馬之後。

也是率領主力前往新都城。

路上便得到李嚴回稟,他已經成功說服了吳蘭雷銅二將投誠。

兩處城池不戰而降,省了劉琦許多麻煩。

就算他手下精銳,能夠獲得勝利,但是強行攻城付出的代價,也絕對不會小。

並且。

拿下了這兩處城池。

劉琦便可領軍直入蜀郡,成都便是劉璋的最後一處屏障,是戰是降,就看他自己怎麼選擇吧,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

隨著益州各路兵馬投降,劉璋早就沒有了與劉琦對抗的底氣。就算劉璋選擇負隅頑抗,也不過是拖延幾天時間,沒有任何好處。

諸將紛紛投降的訊息,很快傳到成都城。

此刻劉璋還期待能夠出現一些變數,讓劉琦退兵離去,他繼續統治益州。

然而,變數雖然有了,卻不是什麼好訊息。

甚至讓劉璋有些絕望。

在成都府衙。

有快馬送來訊息。

劉璋迫不及待的問道:

“是劉琦大軍殺到雒縣了嗎?”

來人看了眼劉璋,略顯猶豫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