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焦慮的劉備(第1/3頁)
章節報錯
漢中定軍山。
此間正是黃忠陣斬夏侯淵所在。
當然,現在的夏侯淵已經涼了,黃忠也在劉琦手下。
在劉備的老家新野,本有兵馬兩萬餘人,在曹軍退走之後又擴充了些,便是達到了三萬之眾,但劉備不可能傾巢而出。
雖然他想奪取漢中為根基,但若將新野之兵盡數調走,萬一出了什麼意外,可就再無退路可言,如此太過冒險。
是以劉備只帶走一萬精銳。
以及張飛、趙雲諸將,包括軍師徐庶,留下關羽等人鎮守新野。
關羽留守,這已是劉備認真考慮的選擇。
畢竟二人關係莫逆,且關羽能力強悍,足以服眾,不像張飛有前車之鑑。
攻取漢中,劉備最大的倚仗是益州。
唯有藉助劉璋的力量,劉備才能奪取漢中,否則便是痴人說夢。哪怕劉備帶上自己的全部班底,單說糧草已經是大問題。
劉備佔據漢中,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劉璋是有利的。起碼大家都是漢室宗親,不至於像張魯一樣,老想著搞劉璋。
所以當劉備領兵到益州後。
劉璋也沒有小氣,便是讓張任、吳懿,各率領兩萬精銳助陣。
如此一來,劉備手下便大軍。
而漢中張魯。
其麾下兵馬也不人。
在得到兵馬助陣後。
劉備領兵從劍閣直抵陽平關前。
此處是蜀地往漢中的門戶。
同時,陽平關也是漢中第一雄關。
張魯派遣弟弟張衛,及部將楊任、楊昂,領兵三萬駐守於此。畢竟張魯的地盤是整個漢中,總得分兵駐紮其他地方。
隨後,曹操派遣二將趕到,徐晃、張郃領兵三萬,也是入駐陽平關。
本身陽平關就易守難攻。
劉備數次嘗試依舊無功而返,反倒是損失不小。這也讓他明白,想要直接從陽平關過漢中,這個計劃太過困難。
而後,劉備在徐庶的建議下。
繞過陽平關,南渡沔水,重新開闢了一條道路,來到陽平關之側。
也就是定軍山。
現在陽平關前,由張任、吳懿領兵兩萬,與之對峙。而劉備手中,三萬大軍加上本部諸將,在定軍山屯兵威懾。
徐晃、張郃二將,在得知劉備繞行陽平關側翼後,也留下張魯兵馬守關,在定軍山周邊安營紮寨,擺明了和劉備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