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這件事比自己想的要簡單得多,但看見周瑜瞎掉的眼睛,蔣幹頓覺理所當然,如此大仇若是不報,如何能夠甘心?

面對周瑜追問,蔣幹馬上說道:

“這是自然,如今丞相已經統一北方,麾下兵強馬壯,自然要荊州拿下。

只要江東願意出兵,到時候,公瑾便可報仇雪恨,同時為朝廷出力,必定少不了論功行賞,如此豈不美哉?”

蔣幹的諸般說辭,皆在周瑜預料之中。

在確定蔣幹渡江而來,周瑜已經知道他來幹什麼。以如今天下局勢,江東歸附朝廷想幹什麼,曹操不可能看不出來。

但那只是表面,曹操定不知其根本目的。

便是想要讓江東出兵夾擊荊州。

這種情況,除非曹操表現出碾壓的實力,否則為了保全江東,周瑜絕不會這樣做。

然而聽著蔣幹所言,周瑜表現得有些意動:

“子翼所言極是,我又何嘗不想報仇,只是如今的情況,也非我一人能決定。

此事還得與我主公商議。”

蔣幹連連點頭,如果周瑜直接應下,他才覺得不可思議呢,便是答道:

“相信有公瑾勸說,吳侯定無異議。”

很快。

周瑜將蔣幹留在此間,自去拜見孫權。

此刻府衙之中。

孫權看著趕來的周瑜,意味深長的說道:

“孤聽說,公瑾家中來了客人。”

周瑜短暫沉默,馬上說道:

“啟稟主公,來人乃是末將故人,也是曹操的說客,想要讓江東出兵夾攻荊州,方才末將已經虛與委蛇,特來稟陰吳侯。”

周瑜所說,讓孫權目光微凝,問道:

“此事公瑾怎麼看?”

對此,周瑜表現得極為肯定,說道:

“啟稟主公,如今夾擊荊州乃取死之道也,雖然江東與荊州有世仇,但若荊州失陷,接下來的必定就是江東。

是以末將的計劃,依舊是此前那般。”

孫權緩緩點頭,之前他和周瑜商量過,自然知道周瑜所言是什麼意思。

只見周瑜繼續說道:

“既然曹操派遣說客前來,末將覺得,沒必要一口回絕。只要先將之應允,再拖延出兵即可,以為江東爭取時機。”

孫權瞭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