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劉琦的態度(第2/3頁)
章節報錯
“叔父不必擔心,雖然沒有兵馬,但要說糧草,琦還是能夠支援些的。
以琦估計,曹軍南下恐怕就在來年。除了叔父之外,荊北尚有數萬荊州軍,可曹軍戰力強悍,結果終難預料。”
聽得劉琦之言,劉備也是陷入沉默。
他手下兵馬其實不少。
幾萬人已經是相當規模的兵力了。
然而數量不代表質量,曹軍的戰力那是接連征戰練起來的,如果讓劉備和曹操硬碰硬,除非早有安排,否則定然毫無勝算。
正當劉備思索間,劉琦又是一記朗聲:
“但請叔父放心,琦雖為庸人,但身為漢室宗親,哪怕曹操真來了,琦也不會投降,定要與荊州共存亡,無愧於天地。”
這番話說下來,劉備都有點心潮澎湃了。
不過回想自己一生,劉備竟不知該說什麼,他跑路的次數已數不清。
劉備喃喃道:
“賢侄有心了,荊州有天險加持,曹軍縱然南下,也未必能夠得竟全功。”
旁邊諸葛亮開口附和道:
“劉豫州乃大漢皇叔,我家主公以為漢室宗親,如今面對曹賊大軍,自當同心協力,共抗強敵,如此方能挽大廈之將傾。”
而旁邊的徐庶,也看出了劉琦二人意思。
這是趁著此刻機會,確立與劉備的共同陣營,以免到時候發生意外。
無論是劉備跑了,還是劉琦跑了。
荊州防線必定崩潰。
徐庶沉吟開口道:
“主公,庶以為世子與孔陰所言甚是。”
劉備緩緩起身,點頭道:
“既然賢侄有心抗賊,備又豈有退避之禮,自當死守新野而據敵。”
雖然劉備敗績很多,但以劉關張,加上趙雲徐庶的陣容,守城卻不難。只要穩住了新野防線,曹操就不可能長驅直下。
當然了,除了劉備,黃忠和霍峻也是劉琦的依仗。兩路兵馬各自扼守荊北路口,加上襄陽水軍,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
其實歷史上,哪怕劉琮稍微反抗一下。
曹操拿下荊州也沒那麼容易。
哪有剛見面就投降的啊?
不過幸好,帶頭的投降派,也就是蔡瑁和蒯良、蒯越兄弟,已經被解決了。
諸事說定。
劉琦便是派人調集糧草,給新野城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