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國》,這是華國誕生於30年前的一部文學神作。

短短90多萬字的篇幅,描繪了華國80多年前那場衛國戰爭。

書中的人物故事情節,無一不是最頂級的。

這本書誕生以來,一直被譽為華國文學王冠上,那顆最璀璨的寶石之一。

這樣的一本書,從它誕生開始,便免不了各種影視化。

這麼多年來,它電視劇版本有三個。

電影版本有兩個。

每一個,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側重點。

每一部,在國內的評價都是非常高的。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

這五部關於《神國》的影視化作品,如果說他們的劇作本身的質量是S級的話。

那麼它們的配樂,最多也就是個A級。

不是說它們的配樂不好。

只是說相比較而言,差了那麼點意思。

而在前年。

蘇無便接到了上面的要求,為了給華國建國70週年獻禮,他要再次翻拍《神國》。

去年整個片子就拍完了。

後期剪輯基本也算是搞定了。

唯一欠缺的,就是它的配樂。

蘇無的團隊找了好些國美線上知名的作曲大師。

但是最後的成品,就是差點意思。

今年的暑期檔,就是《神國》上映的日子。

這個日子,是不能夠更改的。

所以在結束了今年廣受好評的春晚專案之後。

蘇無便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了《神國》這個專案之中。

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配樂了。

蘇無的工作室裡,他看著自己拍攝出來的畫面,眼神有些迷離。

弄了這麼多的配樂了,但卻始終達不到他的要求。

實在不行的話,只能用趙廷樞做的這幾首組曲了。

這時,剪輯師在旁邊插話了:“哥,要不,你聯絡祁績試試?這小子江湖傳言邪門得很,音樂水準很高!”

蘇無看了一眼剪輯師,道:“你也知道,電影配樂和流行音樂完全是兩碼事啊。”

話是這麼說,但蘇無已經被這番話給說動了。

畢竟祁績的音樂,他聽過幾首的。

他還是蠻喜歡的。

於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撥通了祁績的電話。

這會兒祁績剛剛落地上京,正準備轉機回朝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