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裂!

大家都被祁績的這個反轉給弄懵了!

和上一場一樣。

祁績一上來,就用鏡頭語言欺騙了所有人。

而這次,給大家帶來的情感衝擊,與《餃子》的親情不同。

這一次,就是來自於打工人的切身感受,這是真情實感。

這個反轉,來得太強烈了!

直接打了所有人的臉,卻又讓所有人動容!

整個片子, 前面80%的內容,都是虛幻的。

細細追究起來,甚至是有很多的bug的。

比如為什麼外賣員的電瓶車,居然那麼袖珍,根本就跑不了幾分鐘就會沒電。

比如為什麼一個外賣員接到了自己的爺爺去世的訊息之後,他第一時間的選擇居然不是回家,而是瘋狂打電話?

這些,都是祁績用自己的鏡頭語言,用自己的導演能力,戲耍了觀眾們。

這就是導演的藝術!

而在最後。

故事反轉。

男主不過就是在幻想罷了。

他根本就不是外賣員,所以片子前面,才會有那麼多的bug展示在觀眾們面前。

有了最後的這個反轉,故事就說得通了。

而當男主的真實生活,就這麼展示在大家的面前的時候。

大家都看到了男主最為積極向上的一面。

他雖然很窮困很潦倒。

但是他很樂觀。

他對自己的家人朋友報喜不報憂。

這個畫面,打工人們,實在是太有代入感了。

所以一時之間,無數人都紅了眼眶。

因為看到了這一幕的大家, 想到了自己。

想到自己為了幾口飯,而在這個人世間掙扎著求生的模樣。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伴隨著《起風了》這首歌, 祁績這一次的短片,直接播放到了大家的眼裡心裡。

就如同最後的字幕裡出來的四句話一樣。

我們總在漂泊路上,我們總在假裝堅強, 我們總在堅守希望!

所以啊!

打工人們,一定不要放棄!

這個世界,終究還是美好的!

這就是祁績為大家的一碗湯!

但是這碗湯,居然這麼好喝!

這就是祁績,在這個片子裡,想要給大家所表達的東西。

或者說,是想要引導大家的東西!

全場,沉默了七八秒鐘,似乎還沒有從劇情之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