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老,怎麼了,長吁短嘆的?”茶攤老闆與老先生很熟,見狀詢問道。

“誒!沒事,就是看著這故事,有些吸引人,沒看到下文,斷在這裡,很是難受。”老先生笑了笑,道。

茶攤老闆伸頭一望,頓時笑道:“樸老!這是報紙啊?你這是第一期的,後面幾期的都已經出了,每天一期,現在已經出到第六期了,報頭那裡是有日期的。”

“嗯?”老先生聞言,眼睛一瞥,果然看見在《百姓日報》底下,赫然寫著日期,二月十八日,確實是六天前的。

《百姓日報》就是邢孟確定的報紙名稱,因為小說嘛,娛樂大眾,是要紮根在百姓當眾,與人民群眾心連心才行,因此他也沒打算起什麼假大空的名字,就叫百姓日報,反而接地氣。

“是我眼拙了!我這就去買後五期!”老先生笑道,連忙走到報紙售賣亭,將這幾天銷售的報紙全部購買回來。

然後細細看了起來。

越看越是喜歡。

“樸老,你以前不是挺討厭這種小說話本嘛,現在怎麼這麼著迷?”茶攤老闆見狀,故意調侃道。

“啊這……哈哈!”老先生笑了笑,沒接話,翻了翻報紙,轉移話題說道:“這報紙記載的故事真不錯,以前就沒看到過這類的。咦,作者是……邢孟,這個名字還挺熟悉。”

老先生陷入沉思之中。

“哈哈,這可不就是前段時間挺火的《西廂記》《李林甫外傳》的作者嘛!你當時不是還很憤怒李林甫這個大奸相嗎?”茶攤老闆提醒道。

“哦!是他啊,我說呢……怪不得寫的這麼好,這個邢孟這麼有才啊!”老先生讚歎一聲,道。

“是啊,你是不知道,前兩天我聽喝茶的客人聊天,說這報紙就是邢孟所創,而且他的才華,非常了得,還是寒江縣的童生第一名呢!”茶攤老闆道。

“我就說嘛,寫的這麼好,怎麼可能是寂寂無名之輩?”老先生笑道,然後拿起新購買的幾期報紙,開始專心閱讀起來。

這樣的場面,在南州府很多地方上演著。

甚至,在妙音的安排下,周家在報紙發行後,隔一天後,便立刻組織各大茶館的說書人將前一天報紙上的內容,以說書的形式表達出來。

此舉,既不妨礙報紙的銷售,又讓許多懶得閱讀,或者不認識字的人也能感受到這兩本小說的魅力。

隨著兩本書劇情的推進,無論是《西遊記》還是《兒女英雄傳》,都展現出了崢嶸的面貌。

尤其是前者,師徒四人形象鮮明,又一路斬妖除魔,爽點層出不窮。

可以說,在文娛產業相當匱乏的大晟,這本書就是填補空白的存在,讓無數讀者欲罷不能,魂牽夢縈!

在這種造勢之下,頓時在南州府各地火爆發售,異常暢銷,短短數日,就暢銷上千份,而且還在持續增長階段!

使得很多人養成了早起必購買一份報紙,進行閱讀的習慣。

而邢孟的名聲,也隨著報紙的暢銷,而漸漸在南州府的名氣熾熱起來。

北宋婉約派詞人柳永被讚譽為“有井水處便有柳詞”。

現在,整個南州府地界,有井水處,便有報紙。可見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