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朝天閣記》(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姚天賜心頭一涼,知道自己的行為惹起了縣令的不滿。
“大人,既然如此,我便再做一篇,正好今天勝友如雲,高朋滿座,大家齊聚朝天閣,共襄盛會,我便作一篇《朝天閣記》,請諸位雅正。”邢孟見火候差不多了,準備祭出殺手鐧。
《滕王閣序》改編版,《朝天閣記》。
邢孟舉步,緩緩行走,目光望向朝天閣外茫茫水色,口中緩緩吟誦道:“寒江縣畔,南州郡府。星分翼軫,地接龍漢。襟江溪而帶南山,控靜寧而引甘澤。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李孺下陳郎之榻……”
《滕王閣序》中有許多人名地名,典故事蹟,都被他按照寒江縣縣誌記載和大晟的歷史典故,一一更改。
眾人見邢孟口中吟誦,手中則筆走龍蛇,落筆生花,剛開始都只覺得此文文筆優美,是篇佳作,但當邢孟寫到中間後,在座諸人臉色皆變。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句一出,足以將寒江之景,描寫殆盡!此後無論誰執筆,都無法超越此句。
李縣令也是完全沉湎,好詩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邢孟寫景之後,筆鋒再度一轉,“……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這句話,比前者劉禹錫的《秋思》更加激人向上,催人奮進。
老當益壯,窮且益堅!
這不就是聖賢教導的持續學習,不忘始終嗎?
眾人皆陷入到這篇文章之中,不但在跟著吟誦,甚至陷入思考。
直到邢孟落筆,寫完“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寒江詩會,幸承恩於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寒江,各傾陸海云爾。”
一氣呵成!
行雲流水。
昔年初唐四傑王勃的傳世名作,引經據典,文筆綺麗,是駢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好文好文!!”李縣令跨步上前,捧著邢孟的文章,雙手顫抖不已,顯是心情激動。
“寒江縣有此人才,是我縣之福啊。”
面對《秋思》,眾人還能評價幾句,讚揚幾句,但面對這篇千古一文,眾人只覺口乾舌燥,言語匱乏,說不出半個字來。
無從點評!
只想背誦全篇。
尤其是這篇文章,不但寫景言志,還順帶將參加寒江詩會的諸位讀書人以及幾位重要人物的馬屁拍了個遍。
在座諸位,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這種作品之中,不由腎上腺素飆漲,心情無比的激盪興奮。
“這都有賴於趙師的教導,平時多看聖賢書,下筆如有聖賢助。以前學生頑劣,趙師提攜幫助了不少,這才發奮讀書,沐浴於聖賢書的滋養之中,一改舊習,如獲新生。”邢孟道。
“懂得尊師重道,可見文如其人,內心剛正。誰家年少不輕狂,少年貪玩也不是大錯,況且你早已改正,可見是心向聖賢的。”李縣令點點頭,眼光看向姚天賜,冷冷的道:
“都是同學,不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也就罷了,還大搞詆譭誹謗之事,真是枉讀聖賢書,你姚家家教就是這等體現嗎?!”
姚天賜臉色如喪考妣,頹然倒地,面色怔怔地說不出一句話。
他知道,邢孟此篇一出,徹底將他擊敗,以後在寒江縣,他就是個譁眾取寵搬弄是非的小人,永遠被掛在恥辱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