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振朝綱!(第1/3頁)
章節報錯
“甚妙!”
北靜王先讚歎了一句,道:“這些官員雖頗有才名,但不一定樂於變法,先讓他們到學堂討論討論變法,這樣就知道哪些願意變法,哪些不願意,願意的就可以立即重用起來。”
承宣帝心中暗歎賈璉與自己在很多方面的想法相同, 也就點頭道:“準!”
“如此以來,就同時增設兩個學堂:
一個是武備學堂,秦良玉、趙率教、曹文詔、馬祥麟、周遇吉這些人已開始徵招入京入武備學堂任職;
一個是資政學堂,熊廷弼、畢自嚴暫時不宜離開遼東和天津,但王在晉、盧象升等進京,無疑就有了接下來對京官進行大換血的基礎。”
北靜王因此總結道。
承宣帝聽後嘴角微揚:“大風將起, 只等猛士能臣!”
光陰荏苒,倏忽之間, 就到了承宣六年三月。
秦良玉、趙率教、曹文詔、周遇吉、馬祥麟等皆已抵京,受天子召見,入武備學堂,為天子訓練武臣。
盧象升、孫傳庭等也進入了資政學堂,留待重用。
而這意味著,變法的大幕開始漸漸拉開。
賈璉因為丁憂,除了承宣帝偶爾召他進宮詢問一些事務外,他倒也沒什麼事,只依舊關注著府裡子弟教育與產業發展的事。
讓賈璉欣喜的是,他讓莊戶們試種的土豆已培育成功,效果不錯。
賈璉決定開始推廣。
……
但就在賈璉斥巨資推廣土豆時,御史潘元意則在忠順王和一干點江南士族利益的官員授意下,上疏彈劾賈璉。
“臣有本啟奏,狀元賈璉丁憂在家期間, 不守法度,肆意妄為, 強行兼併小民土地達上萬公頃,奪民脂民膏甚巨!臣請陛下予以嚴辦論死!而勿縱容此等非法之權貴外戚禍害百姓,壞我大康根基!”
這一天午朝上,潘元意就出朝班,把彈劾賈璉的奏章遞到了太監手裡。
太監忙結果奏疏往承宣帝這裡走來。
忠順王心裡暗笑起來,他素昔知道承宣帝最反感的就是權貴官僚兼併小民土地,進而使朝廷稅賦減少,也就這次專門提醒潘元意,不要尋別的罪彈劾賈璉,什麼不守仁道、離經叛道,都不能使皇帝對賈璉產生厭惡感,進而要懲治賈璉,且放棄依託賈璉變法搞新政的念想。
首輔方從哲則瞥了忠順王一眼,心中暗歎:“這個賈璉,武備學堂只怕就是他慫恿陛下做的,當初勸他不要勸陛下變法,偏是不聽,如今遭到攻訐了吧,可自己還給他題過字,這一下子怕也得被牽連上了。”
次輔沈家屏也從內宦這裡知道了賈璉進宮後承宣帝就下旨設武備學堂的事,再加上平時對賈璉整頓賈府之事的瞭解,也同忠順王一樣, 篤定賈璉是慫恿陛下變法、甚至是從嚴變法的主要人物, 自然巴不得賈璉就被彈劾治罪。
沈家屏因此把眼色一遞,站在朝班後面,屬於他門生故吏的幾名言官也站了出來。
“陛下,兼併小民田產,非同小事,不能不查!”
戶科都給事中張宣便先說道。
江西道御史李世傑也跟著稟道:“陛下,賈璉身為外戚,又是本朝狀元,更是武勳之後,定然因此驕狂枉法,如今做下這等惡事,也不奇怪,臣也多聞其酷狠不仁,的確當嚴辦,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沒錯,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振朝綱!”
刑科右給事中來宗進也跟著稟道。
也是御史徐光啟看見這一幕,都驚了,他沒想到這麼多科道言官,彈劾賈璉,甚至恨不得讓皇帝殺他。
但徐光啟自問這些日子親自與賈璉相處後,沒覺得這個國舅爺多麼驕橫,甚至待人接物也頗為知禮。
不過,徐光啟也擔心賈璉真的也參與兼併小民田產。
因為這的確是很多權貴官僚的通病。
沒有一個權貴豪族會忍住不去兼併土地。
承宣帝此時倒是不認為賈璉會去兼併小民田產。
他陰沉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