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設制策司,設西廠(第2/2頁)
章節報錯
“臣亦認為,賈公所言頗為有理,損有餘而補不足,更兼之以促民生產,方是善理財之道。”
兵部職方司郎中盧象升也跟著言道。
已升為光祿寺少卿的徐光啟也跟著說:“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豈能不願自家老幼富貴?身為聖人門徒,又怎能不希冀使天下老幼富貴?”
因為賈璉提出變法事,使得整個經筵一下子變成了一場綱領性辯論會。
不僅僅使承宣帝和賈璉知道了哪些官員是保守且不願意變法的,也知道了哪些官員是願意的。
雖說儒學是這個時代的治政之綱領。
但這個時代,屬於儒生出身的官員們則解讀出了不同的觀點,當然,這雖然跟儒學比較空泛有關,但更多的都是因為對利益的選擇有所不同。
“朕認為賈雨村和秦譽二卿所言更為有理。”
承宣帝在最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他這樣說,自然是故意故意麻痺這些保守派,避免有小人因為自己這個皇帝的態度而虛偽地說自己支援變法,同時,也避免這些保守派而提前採取動作。
作為一個帝王,承宣帝自然不會讓人很容易知道他的心思。
而事實上,作為少年天子的承宣帝在潛邸時就有將來當皇帝后當蕩平內憂外患、乃至擴土西域、漠北,遠邁漢唐之疆域的武略雄心,豈會甘於做一個只知省儉而因循守舊的守成天子?
所以,經筵結束後不久,在不少保守派大臣還天真的真以為皇帝被他們說動時,承宣帝卻突然下旨於隆宗門內設制策司,掛在政事堂門下。
且下詔讓北靜王兼任制策首席大臣,賈璉、袁可立、徐光啟、盧象升四人兼任制策大臣,在隆宗門制策司負責制定政策。
隆宗門是位於大康皇帝寢宮臨敬殿臨敬門前廣場西側的建築。
而在這裡設立制策司,無疑意味著制策司就相當於是皇帝的變法領導小組辦公室。
要知道,內閣都只是在皇宮前朝的文淵閣辦公。
而制策司的辦公地點卻直接設在了內廷,在皇帝喊一嗓子,都能聽到的地方,這無疑意味著,皇帝要親自主導這次變法,而制策司的地位將在內閣之上。
另外,皇帝這樣做也是有意繞開內閣和六部,直接另設一個機構來負責變法。
畢竟現在賈璉資歷尚淺,他不可能直接把賈璉直接提為首輔,也不可能在已經因為反貪和查懲忠順王逆黨而大換血之後,又對內閣六部進行大換血,進而影響朝廷運轉,也就乾脆繞開內閣和六部,直接設立制策司。
這裡面除了北靜王和賈璉,另外三人皆是在經筵上積極表態支援變法的官員。
可見承宣帝是很好的利用了這次經筵,直接找到了可以支援自己變法的一套班子。
制策司上的第一道題本,就是設立西廠,建立新的稅政制度。
皇帝對此自然准予,且下旨施行。
而當百官們知曉後,對此自然是大為驚訝。
“敢情陛下那日經筵沒有被我們說動!”
秦譽就因此驚愕地看向了賈雨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