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我不敢撒謊,餘信的確貪了我們的月例銀,我們的月例一直都不足數。”

原在饅頭庵當小尼姑的智慧兒此時正對探春控告著府裡一小管家餘信。

探春聽後柳眉微豎,問:“可有憑證?”

智慧兒瞅了帶她來府裡的王熙鳳陪房來旺家的一眼,接著就從衣襟中取出一封契書:“這是他跟我們庵里老尼平分我們月例銀的契書!”

“兩人本是為防止對方不認賬寫的,一直悄悄地藏著。我曾伺候老尼和餘信喝茶時,偷偷聽到倆人說過要寫這個。”

“如今,我在內訓堂認識得了些字,懂了些道理,心想著她們讓我們少了月錢事小,但一直坑府裡的銀子,對府裡不忠卻是事大!也就藉著回庵裡給老尼問安的名義想辦法偷了來,如今特地來告知姑娘!”

“雖然我一直是老尼帶大,但這不過是小情,怎比得上府裡養我們的大恩,故才毅然大義滅親,請姑娘明鑑。”

探春丫鬟侍書忙接過契書來給探春。

探春接過契書,先瞅了一眼智慧兒,然後又瞅了一眼來旺家的,她似乎有些明白為何璉二哥哥要設內訓堂,原來是早備著如今好肅貪呢。

探春看著契書,果然見上面寫明瞭截留下庵裡小尼姑月錢銀若干用來放利和分潤的細則。

“好個餘信!”

探春冷若冰霜地說了一句,又問著在場的管事媳婦們:“這上面還提到了餘信和饅頭庵老尼放利的事,你們可聽說過他在外放利?”

這時候,來旺家的主動站出來道:“奴才昨日從親戚那裡就看到一張餘信放利的票據,如今也找了藉口從親戚那裡拿了來,姑娘可要看看?”

“拿來!”

探春命道。

來旺家的忙拿了出來,遞給侍書。

侍書遞給探春。

探春並沒有接,只看向要走出去的吳新登家的:“吳姐姐,你走什麼,是要去給餘信家的報信嗎?”

吳新登家的忙轉身回來,訕笑道:“哪裡的話,姑娘說笑了,我只是一時想出恭。”

“既如此,來旺家的,你跟著她去!”

探春因此道。

“哎!”

來旺家的答應著就來到吳新登家的跟前:“走吧,吳姐姐。”

吳新登家的不由得拿魚眼瞪了探春一下,但在探春看過來時,又堆砌起了笑意,且只得跟著來旺家的去了廁所。

探春這裡則已經看完票據,立刻倒豎柳眉,杏眼圓睜:“林之孝家的,立刻拿了餘信家的!再吩咐你男人,拿了餘信!讓他們聽候璉二爺璉二奶奶處置!”

“是!”

林之孝家的得了命就出了議事廳。

這裡,探春則帶著物證人證往賈璉和王熙鳳的院子來。

……

饅頭庵。

賈府家廟之一。

原任管事老尼因為唆使王熙鳳滋擾地方,已被賈璉攆了出去。

如今管饅頭庵的老尼則是與餘信有舊的靜芳。

這靜芳也是個貪財的,才和餘信合謀做這等事,貪庵裡小尼姑們的月錢賺錢,當然這已經是賈府管理上常有的事。

和朝廷裡軍官剋扣士兵餉銀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