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鄉試中舉,好個璉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探春則對賈璉莞爾一笑。
賈璉聽王熙鳳說後,便坐在探春旁邊的椅子上,從平兒手裡接過茶來,一邊喝著一邊看向探春:“三妹妹請說。”
探春將一冊由其梳理的邸報重要訊息記錄冊,遞給了賈璉:“二哥哥你看,據我看邸報發現:
原來,三年前發生的西南叛亂竟還未被平定,而蠻子也還未嘗到朝廷之威。但這個時候,朝廷卻有夏官(兵部官員)主撫,天子居然採納了。結果,上個月就收到重慶府城失陷的訊息。如今看來,朝廷對西南之事,態度只怕要變。”
賈璉點首,沉吟片刻後,道:“你繼續說。”
探春回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老爺這時候上疏,請朝廷疏浚京師河道,若獲恩准疏浚,將來一旦開戰,運軍糧也就不用現浚河道,必顯得老爺有先見之明。”
“有理!”
賈璉站起身來,說:“如今從京師去西南,水路運糧是最主要的方式,此時若讓老爺上疏疏浚河道,正好是未雨綢繆,易得聖上青睞。”
探春又指了一下自己記錄的地方:“年前,北直巡按就上疏言因乾旱導致河道淤塞,以致於從靜海開始,大量漕糧不得不改走陸路,且還沒人上疏請旨疏浚河道呢。”
賈璉聽後點頭:“老爺如今是工部官員,上疏言此事正合適,或許可以揣摩對聖意,即便沒有揣摩到也無礙,不過是言本職官事而已。我到時候跟老爺說說,辛苦妹妹了。”
探春淺淺一笑。
轉眼就過了一個月左右。
賈政似乎官務太忙,這段時間竟沒怎麼有空見賈璉。
直到這天早上,突然是趙姨娘的丫鬟來了他這裡,說賈政要見他。
賈璉便因此放下書去了。
而這次,賈璉在恰巧路過王夫人上房時,卻正好聽見屋裡傳來哐噹一聲,似乎是摔了什麼東西。
但他沒多問,只站在原地愣了一會兒。
“二爺可是要見太太?太太在裡面唸佛呢。”
金釧兒倒是在這時候看見了賈璉,見他沒動,也就問了一句。
“不是,是老爺要見我。”
隨即,賈璉就轉身去了趙姨娘這裡。
賈政此時正在趙姨娘的服侍下穿衣,一見賈璉來後,就道:“早就想著見你,問問你下場的事。偏偏這段時間因皇極殿走水,工部愁銀修葺,堂官司官都急得不行,部裡也忙的竟一刻喝茶的時間都沒有,故不得空,我也是昨晚半夜才回來,今早一醒就急忙叫人來叫你過來。”
“老爺該多休息會兒再派人來請侄子才是,侄子這事也算不得什麼。”
賈璉笑道。
“舉業之事豈能小覷!我榮國府現在一個孝廉都還沒有呢!”
賈政很是嚴肅地說了一句,又道:“何況,今日已是這個月的寅日,再不問你,只怕就出榜了。”
鄉試是逢寅辰日發榜,故又稱龍虎榜。
賈璉因此回道:“此次鄉試,侄子自覺倒也順利,不過,還是要請老爺指正一二。”
賈政便讓賈璉將鄉試的文章寫給他。
賈政看後點了點首,笑道:“的確比初次你找我時進益了許多。當是吾家麒麟子啊!”
大康風俗,族內長輩多是寵孫不寵子,故而,長輩很少對子侄輩有好言好語,最溫和的也不過是勉勵話,而不會有肯定之語。
此時,賈政倒是忍不住如此稱揚起賈璉來。
賈璉聽後自然謙虛一番。
接著,賈政就急忙喝令門外小廝道:“派人去撫衙門時刻盯著,一旦有蓋了關防大印的榜出來,即刻來報!”
不過,這時候,外面就已經傳來一片鑼響。
彼時,就已經有三匹馬來到了榮國府大門外,馬上的三個人下了馬,來到門房這裡來,一片聲叫道:“快請貴府賈老爺出來,恭喜高中了!”
外面的門房一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原來賈府早已是人浮於事,從上到下,除了賈璉和王熙鳳身邊的人,竟沒多少人知道賈璉參加了鄉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