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庶民,家生奴(第1/2頁)
章節報錯
“工部的確有一批閒置未用的漕船,蓋因這批漕船被偷工減料,所以造的太小,被御史揭發,督辦這批船的司官因此被查出貪墨事,而這批船也就放在了庫裡。”
賈政在聽賈璉說可以以工部未用的一批漕船作為疏浚河道所費後,就也自述起來,且看著賈璉問道:“問題是,如何用這批船來完成疏浚河道的工程?”
“這批船做漕船可能不適合,老爺覺得做漁船,或民間用來短途運輸些瓜果,可適合?”
賈璉問道。
賈政聽後點頭:“我查驗過那批船,自然是適合的,小河小泊都可以去,就是承載不了多少貨物。”
“我大康是不禁商的,如果我們以這批船做抵押,讓城外願意要這批船的庶民承包下整個河道疏浚的工程,而一旦疏浚河道成功,他們就能得到工部的這批船,只是在正式屬於他們之前,他們需要用船運完河泥,且疏浚完整個河道。老爺覺得如何?”
“我今天還問了在東便門外的莊稼人劉姥姥,聽她的意思,那一帶的百姓都是願意疏浚河道的。因為今年他們那一帶的秋雨過勤,竟積了不少小泊小蕩,以致於淹田滅地。”
“如今是農忙已過,這些在城外薄有田產的自耕農,想必也願意請幾個人來和自己一起為官府疏浚河道,承擔徭役銀以外的工程事,而得到一艘船,他們自己付出的也不過是一把子力氣和臨時請城外棚居的流民吃幾天飯而已。”
“不過,還是要先問問才好,我已經讓那個劉姥姥去問了。”
賈璉說道。
賈政聽後說:“這是個辦法,如果能行,你就給我說,我去找堂官說這事。”
“是!”
沒幾日,劉姥姥就來了榮國府,告訴賈璉說:“我回去後,按爺的吩咐,請鄉鄰們吃了頓飯,他們都願意為爺做事,只說二爺吩咐一聲就是,說眼下閒著也是閒著。”
“既如此,明日我去你們那裡一趟,你先在府裡住上一晚,我們一起走。”
賈璉回道。
於是,次日,賈璉便讓人給劉姥姥叫了一輛車,而他自己則和興兒、王信騎馬,帶著十來個家丁,一併來到了劉姥姥的村莊。
劉姥姥算是這個村莊裡頭面上的人物,兼著村莊裡多項公共事業,如接生、治病、跳大神、斷案、說媒等,自然也很有號召力。
賈璉一來,這劉姥姥也很熱情,忙將自己唯一的一錦緞面料鋪在了炕上,請賈璉坐了,又讓自己女婿殺雞宰鵝,還將藏在地裡的土酒挖了出來,將左鄰右舍都請了來。
不一會兒,劉姥姥的鄉鄰因為聞知賈璉這個舉人老爺來了,且要給他們安排事,都拿著各自的稀罕土物來了劉姥姥這裡,堆了劉姥姥的女婿家滿滿的一院子。
“你們每戶只要承包完成這段河道的疏浚工程,工部的那批船就到時候就直接屬於你們每戶所有,至於人手,你們自己去找。”
賈璉一來就對里正等說了起來。
“這找人也容易,城外那麼多流民,每天都有好些個餓死,就指望著有挑貨的活,吃一兩頓飯吊命,如今找幾個,給他們一段時間的吃食,未必不行,這船倒是難得的,若真有了這船,大家以後還能把自產的瓜果運出去賣,另外,疏浚河道也的確對我們有利,左右都是好處。我覺得可以幹,不知道大夥覺得如何。”
劉姥姥女婿狗兒此時先說了起來。
劉姥姥笑道:“這也是璉二爺給我們村莊的恩德,我們哪能不識好歹呢。”
老里正也頷首道:“姥姥都這麼說了,還有什麼好說的,就按照請這位城裡來的二爺所說,替我們寫個文書,願意包這段工程的,在文書上蓋了手印,到時候一起找人疏浚河道去,先算我家一戶。”
“如此甚好!”
賈璉因此便寫了文書,一時,整個裡的村民,十成人倒有八成人都願意報名蓋手印。
好在被工部擱置不用的船是足夠的。
賈璉也就沒做篩選,只囑咐這老里正和狗兒組織好眾人,且許諾工程完成後,另有賞銀。
兩人積極地應了。
接下來,賈璉還品嚐了一頓農家宴,一邊與這些村裡莊戶聊天一邊割肉勸酒,且想以此方式瞭解一下整個大康王朝的底層,而為將來進一步運用庶民的力量而救天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