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豪門大族生存之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賈璉也就在這時候繼續說道:“老爺,璉兒認為,如今倒是我賈家趁聖眷正隆更進一步的時候,這些日子,我讓三妹妹翻了邸報,發現西南似乎又要大打,只怕今年兵部就得大規模調軍糧於西南,而偏偏據北直官員奏報,如今京畿河道淤塞嚴重,老爺您現在是工部官員,不如現在上疏,請朝廷疏浚河道,以利糧道。”
賈政聽後明白了賈璉的意思,一時站了起來,問:“這些邸報在哪兒?!”
賈璉早就猜到賈政會因此激動,也就提前將探春整理出的相關邸報遞給了賈政:“劃線的就是。”
賈政看後,頻頻點首:“好!好!偏偏我因為部務繁忙,就沒注意到,幸好你們提醒,這樣很好!早就該以此報得聖恩一二。”
“明日我便去部裡與堂官司官們提提此事,然後議上疏事。”
賈政回道。
賈璉知道,在賈家文字輩裡,也就賈政還有進取心。
所以,他也只能指望賈政能在官途上走得更長遠些,如此也便於他利用賈政來實現一些政治目的。
雖然,賈政做官不懂得鑽營,但勝在為人端方謹慎,這樣的話,倒也不用擔心闖下多大的禍事。
這就是賈璉願意幫著賈政升官的原因。
賈政口裡的堂官自然是指工部尚書和侍郎這樣的部堂官員。
司官則是各司郎中。
賈政雖然不懂鑽營,但基本的官場規矩是懂的,自己要在部裡實務上奏什麼事,得先跟自己上司提一下。
工部的堂官和司官因知道賈家現今大貴,也樂意錦上添花,自然沒有阻止賈政獻策,且都積極肯定賈政此舉乃極有見地之策。
於是,賈政便上疏建言,撥款啟動疏浚京畿河道工程。
皇帝閱後大喜,將奏疏遞給了北靜王:“你且看看這奏本,朕昔日竟不知他賈政有此見地,內閣、工部、都察院與六科廊,竟無一人提醒過此事,這真要等大軍開拔,豈不要多費多少運糧之銀,乃至貽誤軍機。可見朝中多少無能之輩!”
按照大康制度。
以官衙名義上疏的本叫題本。
而以官員個人名義上疏的本則叫奏本,亦稱奏疏。
北靜王看完賈政的奏本後,道:“此疏雖是政老上的,但以臣看,或許非他本人所上。”
承宣帝聽後,看向北靜王:“你的意思是?”
北靜王則笑了起來:“陛下也不必多問,就當是政老之言也未為不可。”
承宣帝聽後也笑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今天下,盡心王事的大臣已不多,他既然有此能為,甚好!不過,朕倒是有意再試試他的才幹!這提出來是一回事,能做好又是一回事。”
北靜王因此問道:“陛下的意思是,這事既然是政老提出來的,便也讓政老管此事?”
承宣帝點頭,吩咐道:“傳旨內閣,欽差賈政督辦疏浚京畿河道工程,但如今國庫空虛,故疏浚河道之銀,令該部自籌!”
賈政收到回本後,不由得犯了難,他本以為皇帝同意後,就下旨令部裡議此事,然後部裡好擬出所需款項的單子,但他沒想到,皇帝直接欽差他來督辦此事,關鍵還不給錢,讓他工部自籌。
賈政不得不承認,帝心真是難測,心裡也頗為後悔,暗想自己本以為京官比外官好做,不過是言事,可誰曾想,言事後還得辦事。
賈政根本沒想過如何應對,回府後也就立刻喝令道:“快叫璉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