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元妃賜禮,北靜王相邀(第2/2頁)
章節報錯
賈璉知道原著裡北靜王與賈寶玉來往甚密,也是四王八公里與賈府來往最密切的。
如今他剛一中舉,北靜王就突然請他過府一敘。
這讓賈璉更加好奇北靜王的用意。
賈璉一見到北靜王后,北靜王就笑著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賈世兄真是作的好詞句,文字間頗有氣概,亦藏有無窮抱負,不愧榮國公之後!”
“王爺謬讚。”
賈璉回了一句。
“小王也是才從梅翰林那裡知道這首詞,你昔日也著實低調呢。”
北靜王說著又道:“你的文章,我也看了,寫的也的確清正,頗有當年林探花之風骨,如今大康,內憂嚴重,正需要你這樣抱負不淺的人!何況,你我皆屬於四王八公之後裔,自當有護大康社稷之責。”
賈璉聽出了北靜王話裡的意思,也就回道:“是!”
“宋臣文彥博曾有一言,說帝王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你覺得此言如何?”
北靜王看向賈璉。
賈璉瞅了北靜王一眼,他知道北靜王是在試探自己的政治態度,想要什麼答案。
當然,賈璉也知道賈家這種家族的確保住大康不滅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賈家不是士族,士族在改朝換代後可以依舊透過科舉入仕,獲得權勢和利益。
賈家雖然也可以透過歸附新朝的方式,且繼續以普通士族地主的方式靠科舉入仕,但卻失去了開國勳臣所帶來的優勢,家族地位要降下許多檔次。
所以,作為賈家嫡子的賈璉自然不希望大周亡國,便回道:“下官認為雖說帝王是與士大夫治天下,但帝王是與天下百姓共天下。故所治之策不一定利士大夫。自當以為萬世開太平為要。”
他這些日子透過探春整理出的邸報分析,已經猜到如今這位大康天子是個不安於國勢就這麼頹敗下去的人主。
而他也猜到這北靜王肯定是替皇帝來問他。
北靜王聽後笑了起來,道:“只可惜陛下還未親政,你也還未真正成為賈家之主。”
接著,北靜王又說:“你若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邸,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內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垂青目的。是以寒邸高人傾聚,你可常來談談會會。”
賈璉躬身回:“是!”
北靜王隨即賜宴於賈璉。
賈璉少不得感謝一番。
待領宴告辭後,天已大黑,好在王府燈火通明,賈璉來到垂花門時,依舊能看見府裡將謝的芙蓉花。
“二爺,請稍待,外面已經下雨,風也開始吹起,王信去取車了。今晚還請爺不騎馬。”
興兒見賈璉出來,就說了一句。
賈璉點首,也就駐足在垂花門內看了一會兒芙蓉花,一時思緒回到剛才北靜王欲讓他同和新天子一起革新除弊、使大康不至於因如今局勢亡國的事來。
但賈璉不得不承認的是,歷史上就沒有長存不滅的王朝。
而他也不知道自己將來若是為挽救末世來臨而令大康進入工業革命時代,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後,會不會反而加速大康王朝的破滅。
賈璉只想天下不亡,不因異族入侵而進入率獸食人的末世,且賈家不因末世而落得個家財散盡的下場,至於大康的命運,他就難以保證,只能儘量不讓大康為異族滅,且出現白骨如山的局面。
可也因想到興亡更迭難免,大康皇帝和北靜王這些人想大康永遠不滅幾乎不可能,賈璉不由得想起了一詞句,且見四周沒人,就唸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賈璉沒有明言王朝永遠不滅不可能,也就以朱顏繁花難留來代指。
“二爺!車來了。”
興兒這時候過來回道。
賈璉點首,便出了垂花門,登車而去。
而這時候,一絕色女尼從廊簷下,朝垂花門嫋娜迎風而來。
這女尼正是妙玉。
妙玉也來到垂花門後站了一會兒,看著門外遠去的馬車,以及馬車上掛著的“榮國府”燈籠,出神念道:“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此人好見識!可惜此詞卻未聽得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