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為妹妹迎春出頭(第1/3頁)
章節報錯
據賈璉所知,時下朝廷最推崇的書法是臺閣體。
而之所以稱為臺閣體,是因為內閣翰林諸臣寫字皆是此風格,故而被稱為臺閣體。
賈璉為在科舉上顯瘦名,穿越後便一直在苦練臺閣體。
他編造給賈母看的那封,說是別人給賈家的密信內容也是用臺閣體寫的,為的就是讓賈母相信這信的確是宮中大佬傳來的密信,而使賈母不生疑問。
臺閣體的書體風格是端正拘恭,寫上去跟印刷的一樣。
倒也不難練,只是容易磨滅一個人在書法上的靈性。
賈璉沒想過要成為書法大家,倒也不在乎。
他現在只是擔心自己苦練幾個月的臺閣體能不能入了這翰林學士、禮部侍郎的眼。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賈璉接下來就寫起了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
梅翰林倒也的確從賈璉的書法中看出了一二,笑著說:“令侄果然是志在金榜列名,而不在翰墨上,這臺閣體想必練了很長時間吧,雖未見駕輕就熟,但也聊可充數。”
賈政回道:“讓儲相見笑了。”
楊侍郎也跟著打圓場:“今日是談舉業,儲相難道還要談談王書不成?”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梅翰林雖然失望,卻也在這時候不自覺地喃喃念起了賈璉所寫的內容來。
楊侍郎也不禁被賈璉所寫的內容所吸引。
一時,楊侍郎則先笑說道:“老世翁,實不相瞞,令侄這首破陣子,很有氣魄!”
“這文才的確是難得!已經數百年沒有這樣的詞作了!”
梅翰林也跟著說了一句,接著就向賈政拱手說:“非晚生唐突,以晚生之見,令侄不當舉業!”
因賈政是國丈,而梅翰林曾出自賈府門下,所以雖然梅翰林如今比賈政的官職清貴,但也還是以晚生自稱。
賈政聽後大為驚愕:“這是為何?”心道:“這字不是寫的挺好嗎,所作的詞也很好!”
梅翰林則道:“有如此文采,應做一代文豪,立言於後世,不該只為列班朝堂之官也!”
梅翰林又說:“令侄這樣的天分,讓他做學問是最適合的,舉業只會壓抑了他,將來不過是難以流芳百世之官,不如放棄舉業,留文名於天下,將來必成一代大家!何況,尊府之人也不必非要從科舉才可得烏紗帽。自宋以來,本就鮮有詩詞上大放異彩的,而令侄這首破陣子,足以令晚生等翰林汗顏!令侄若不為學,實在是可憾。故請老世翁細細思量,若如此,晚生願認令侄為弟子,將平生知識儘教於他!”
“這……”
賈政沒想到賈璉一首詞讓梅翰林有這麼大的反應,竟覺得賈璉走科舉是埋沒了賈璉的天分。
賈璉也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這兩人會覺得這詞是自己所寫的。
賈璉不禁心道:“難道他們不知道辛棄疾?
在賈璉看來,雖然這個時代因為宋朝在宋徽宗時代提前亡國,沒有了南宋,但不至於沒有辛棄疾吧。
可賈璉不知道的是,事實上,因為這個世界的辛棄疾沒再經歷國土淪喪,也沒有懷才不遇,故而也就沒再寫出這些帶有遺憾的詞作來。
以至於,梅翰林和楊侍郎因為沒聽過這詞,且都覺得這是賈璉自己的詞作。
這個時代接近於原歷史上的十七世紀初。
而大康王朝也和現實世界的明朝歷史一樣,在這個時期的大康王朝因為全球貿易開啟,大量白銀內流,而開始進入極盛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