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月,長信候夫人便進宮請旨,求太后諭旨賜婚。

薛鈺不想就這樣成了。

顧家心氣高,自覺高門大戶的勳貴子弟都好吃愛玩。自薛鈺生辰那日聽得長信候世子一番話,不想卻是心中有壯志。且長信候夫人多次派人上門,表明其中心意,才得顧家點頭。

至於長信候世子點頭,乃是因顧家姑娘被一侍人衝撞了,不僅不惱,反而出言安撫,恰好被世子撞見,又見其長相不俗,便十分喜悅。

長信候世子夫婦新婚第二日便進宮叩謝太后恩賜,薛鈺早早就吩咐人備好禮物。

薛鈺望著二人臉上新婚的喜悅,想是一段美滿姻緣。

“望二位琴瑟和鳴,白頭偕老。”

“謝太后娘娘。”

“謝太后娘娘。”

薛鈺正用午膳,侍女通報陛下來了。

蘇姑姑忙著幫蕭正添碗筷,“不用,朕不餓。”

“不餓也吃點,正是飯時。”薛鈺為他盛了碗稀粥。

“你今日不是去了相國的府上,他身體可好一些?”自董熠在上次大戰中受傷後,身體一直不是很好,雖將養可些時日,卻不時有些毛病。

“還是老樣子。”

蕭正端起面前的稀粥嚐了一口,品了品,倒是全部吃完了。

“今日胃口倒是不錯,再用點?”

蕭正搖搖頭,示意服侍的人都下去。

薛鈺不解地看著他。

“董熠怕是不行了。”

薛鈺一驚,前幾日見他面色紅潤,步伐有力。

“你是不是做了什麼?”

蕭正沒說,嘴角扯起,薛鈺居然感覺到一股邪魅。

“朕能做得了什麼,董熠的府上固若金湯,就是朕想做什麼也做不了,他那頭風痛的毛病日漸嚴重,如今倒似中邪了般,喊打喊殺。”

“陛下,我知你不喜董熠,可董熠這人好名聲,講正統,這天下論誰最忠心大鄴的江山怕就只有他了。”

“他忠心?大臣都上了多少道奏摺讓朕親政,他就是不肯鬆口。朕發的每道旨意都需他過目按印。娘娘,你知道的,朕這個皇帝做得.....”

“陛下,你長大了,心裡有主意,想做什麼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只你知道,董熠若是沒了,大鄴朝也就完了。”

蕭正哼道,“若不是當日他率軍來的快,此時也未必是他在這京都呼風喚雨,董熠沒了後面還有一堆的董熠。”

薛鈺見他如此模樣便不再言語。

一月後,董熠病情加重,已是到了不能理事的地步,如今朝廷一切事務皆由其長子代理。

董標乃是董熠和董夫人生的長子,不似董熠的其他幾個兒子俊秀,反而有些肥壯,卻聰慧有才幹,是以董熠從小帶在身邊歷練。

前幾日長信候夫人進宮請安,告知她世子夫人有喜了,薛鈺著實高興。

她日子過得無聊,便央著蘇姑姑教她納一雙小虎頭鞋,以便贈與長信候世子未出世的孩子。

不想正是納到關鍵處,有侍人腳步凌亂地衝進大殿,薛鈺被驚嚇到,繡針刺到食指,流了幾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