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獅子林」,一絲莊嚴而又愉悅的氣息感染我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古老的房子,房子裡都是木頭做的椅子和桌子。

再往裡走便是一個被房子圍住的小院子,院子裡有一群石頭橫豎不一地擺在一個土堆上,雖說是擺但不是擺,而是「種」,把石頭「種」在地理。

看這些石頭像不像獅子,別說還真像,數了數有十八隻「獅子」,其中有一隻母獅子爪子下有一隻小獅子。

接下來來到了皇帝曾題字的地方――石頭迷宮:

據說當年皇帝曾走過,迷宮有24個道,但只有8個出口,皇帝一進去,怎麼也出來,於是太監急了,最後皇帝終於走出來,提了幾個字「真有趣」。

那時園林總管說把「有」字給我,皇帝覺得有道理,便把「有」字去掉,改成「真趣」。

荼粟和藍昕酒一起進入了「石頭迷宮」,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一會兒鑽洞,一會兒走路,他們穿梭於迷宮之間,轉眼,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也沒走出來,他們堅持一個半小時,終於走出迷宮,此時,荼粟已是滿頭大汗。

除此之外,荼粟乘坐「藍鯨」號遊輪來到了鬼城。傳說這裡是人死後靈魂歸宿的地方。

鬼城是有名的旅遊勝地,它主要的景觀有鬼門關、奈何橋、黃泉路、望鄉臺、天子殿等,景區內林木蒼翠,建築精美。

俗話說「鬼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因此這裡的遊客特別多。

在鬼城遊覽要特別小心,因為這裡的關口特別多,只有透過了考驗,才能長命百歲。

第一關是過「奈何橋」。由三座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石拱橋並列而成。

橋面窄小,每次最多隻能透過二人,據說左邊的橋代表健康平安,右邊的橋代表財富,中間橋代表官運,遊客只能選擇一座橋透過,人的一生中健康平安是很重要,所以不少人都從左邊透過。

過了奈何橋,走著走著,我們看見了酒鬼、淘氣鬼、夜叉鬼的塑像。

酒鬼在那開懷暢飲,淘氣鬼在懲治不聽話的孩子,夜叉鬼拿著一個大魚叉,威風的站在那。

隨後又要過「鬼門關」。過關時,要透過一個小石槽,人必須要單腿站在槽內的半圓石上,要穩穩的站足三秒,否則就不能過關。

在「閻王殿」,一眼就看見了「牛頭馬面」。

據說,他們一個愛吹牛皮,一個愛拍馬屁,因此他倆的官還不小。

緊接著又看見了日遊神、夜遊神,他倆關係本來很好,但因為吵架分成了日夜遊神。

閻王殿的門檻非常高,有導遊說,跨過時不可以碰到門檻,還要彎腰過去,就當給閻王鞠個躬。

「鬼城」因著名詩人曾經題詩「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有很多的傳說,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是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人類「靈魂之都」。

想著,這或許是歷史遺留的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