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主角經典言論:“不過如此”(第1/3頁)
章節報錯
凌耀暗中環視了一圈在場的這些所謂名醫和專家,正如他所料,其中中醫佔了大多數——畢竟中醫更容易博得老一輩人的信賴,又更有一些玄而又玄的東西可以掰扯。
而在此之中,這些願意“被請來”的人不是些藉藉無名之輩,就是那些喜歡劍走偏鋒、借各種特例大肆宣揚自己的典型。
什麼叫典型呢?就是典型到其中有一位甚至曾經上過他們的大學課堂,被老師當成反面教材狠狠批評說你們以後做醫生要是像XXX那樣為了騙人錢財故意拖著病人的病情,別說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否則我就把你們的腦袋擰下來當皮球踢。
當然,這些人都差不多,也就意味著大家也不會相互揭穿,免得最後變成大型黑歷史揭發現場。所以大家面面相覷,還想著這小子不是說好了要“金盆洗手”怎麼又重操舊業出來騙冤大頭、那小子之前出了那麼大的事故居然也能被壓下來、那誰誰的難堪事蹟都登報了居然改頭換面又出來招搖撞騙了?唉算了算了,就這樣吧,喝茶喝茶……
凌耀有什麼辦法,凌耀也很無奈。羅家這是請了一群什麼牛蛇鬼神?可惜他就是個小透明,有些話說了也沒人信,指不定還會被轟出去。
就像南博宏,一個開私人醫院的大牛,會不知道在場的醫生沒幾個像話的嗎?說不定這裡頭有許多人都是投過南家醫院而被拒絕過的。可他看了,還不是跟沒見過一樣在那裡裝傻?
道理很簡單,無論如何,這些人現在已經被羅家的人請進門了,任何評判都不再是衝著他們個人,而關乎羅家的眼光和顏面。除非羅家自己主動開口把這些人“請出去”,沒有人會去觸這個黴頭。
凌耀這會兒子想著,也得虧羅家之後能遇上林天宇這“天降神兵”,否則家裡這老太太怕是沒病都沒救了。
中醫講究一個望聞問切。西醫嘛,其實道理也都差不多:先觀察病人的表徵,再問病人的病史和症狀,最後再拿儀器一通掃得出一個精確資料。只不過凌耀還是頭回見這種擺擂臺似的“多方會診”,荒唐之下又有兩分新鮮勁,也忍不住多瞧了幾眼。
羅老太太的病就是很典型的老人病——三高。
年輕的時候陪丈夫打拼,作息不規律,體質基礎沒打好。家裡富起來之後人一下子放鬆下來,飲食沒有節制,因為以前沒錢吃,反而就喜歡高油高鹽那一口;不需要辛苦勞作了,運動量也瞬間掉下來。再加上和那些常年高檔養生的有錢人不在一個圈層,又沒有保養的經驗;還有老一輩的思想,忌諱言醫。總而言之,種種因素加在一起,等發現人扛不住了,再去看醫生,再去調理養著,其實已經遲了太多。
三高本身倒是可以控制,但三高又會引起許多併發症,而這羅老太太也沒少中招。所以看她的面色,任誰都覺得老太太已經命不久矣。
羅老爺子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甚至他很清楚,把人送去醫院恐怕也只是吊著命罷了。因此才會荒唐行事,也算是破罐子破摔、死馬當活馬醫。
如此聽完,凌耀又覺得眼前如同小丑喜劇一般的場景是如此的淒涼和悲哀——就算羅家已經積攢了許多普通人幾輩子都賺不到的財富,卻依然逃不掉普通人一般面對生老病死的命運——或許在羅建斌的耳中,臺下人那些荒唐的的辯駁和撕扯已經逐漸失去了原貌,而是他妻子最後的希望。哪怕是在一團雜草中,哪怕是在垃圾場裡,他都想把那一點光亮撿回來。
可惜那一點光亮並不在這些人之中。
他們開出千奇百怪的藥方,提出千奇百怪的治療方法,然後互相反對,互相挑刺,最後辯得面紅耳赤,卻誰也說服不了誰。這是當然,因為這不是真正的“多方會診”,而是在扯頭花、爭功勞。除非有一個人直接出手“力壓群雄”,把其他所有人打得啞口無言,否則永遠都不會有結果。
而在這個故事裡,這個人,顯然是“林天宇”。
在這一點上,凌耀從來沒有貶低林天宇的意思。有清幽谷的醫術傳承,林天宇恐怕的確是當代醫術最高明的醫生,“起死回生”和“妙手回春”絕非虛言。而如果他願意出手,的確能夠瞬間打破眼下的僵局,讓事情走向最好的結果。
只不過,凌耀現在想的並不是這些“寫在劇情”裡的“情節”,而是其他的事。
比如,萬一林天宇沒有出現呢?
比如,如果這個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林天宇”這樣的人呢?
或者說,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林天宇”這樣的“主角”呢?
還有多少類同眼前的荒唐劇目,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中上演?搭戲臺的羅家人情有可原,可跳舞的小丑還要流竄到多少地方去“表演”?等他們忽悠完了這一家,把病人給折騰壞了,是不是還要宣揚他們的“光榮事蹟”,再去騙其他病人手裡或多或少的救命錢?
就沒有人可以約束這樣的人、這樣的行為嗎?
凌耀不知道答案。他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文明是否有這樣一個答案。這種問題,如果放在過去,放在芒生大世界,他甚至不會去思考。因為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根本不配去思考太多人文關懷。
但是現在,或許他對這個世界有著新的期許,面對這樣的問題,至少他已經有了去思考的餘地。而這樣思考的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也許有一天,就會有人給出一個答案。
好吧,感性時間結束。所以現在,他能做些什麼呢?
“你在幹什麼?”
看不懂撕逼的熱鬧,葉珏興致缺缺地扭過頭來,剛好看到凌耀掏出了小本本,拿著筆在紙上寫著什麼。
“噓——”
凌耀比了個靜音的手勢,對小朋友眨了眨眼睛,
“這個場景可不多見,我在記錄‘名家名言’。醫生嘛,學無止境是不是?”
葉珏有點好奇地把小腦袋蹭了過去,瞅了紙上的筆記一眼
——說是在“學習”,你怎麼光記人家身份和名字啊喂!
“我這是打算以後去‘拜會拜會’,不把人家資訊記全了怎麼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