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再回豐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手機丟失、和林天宇結下大仇,說起來是件大事,可到底只是凌耀生活中的小插曲。
如果林天宇腦子能轉過來,就會意識到幾曾怎麼罵他,到底是其他人的看法而非他“南博圖”本人的觀點,自然不會輕易遷怒於他(更何況人家罵得不是挺有道理的嘛);
而如果林天宇腦子轉不過來嘛……說實話,根本不需要幾曾罵,這天地下多得是黑鍋可以扣在他身上。
真正讓他惦記在心的,是林天宇為什麼與眾不同,不僅能看到吐槽役的訊息,還能親自“上陣”和對面“撕逼”?
他又進行了幾次實驗,都證明,吐槽役的簡訊的確只有他本人可以看見。
如此一來,便有了一些推論——“故事”的“主角”和擁有“系統”的“反派”,除了同處一個世界、共用一個“劇本”外,必然還有這什麼肉眼不可查覺的關聯。
這無疑是一條與“真相”相關的重要線索,只是線拉得太遠,索也不夠清晰,處於當前位置的凌耀還不足以藉此窺得關於“系統”真正的秘密。
因此他也只得作罷,將事情暫擱,專注於眼前的事業。
事實上,留在京都處理畢業前事宜的時間,比凌耀預期的要久。
本來,有餘輝生給自己打通關,專轉學倒不是什麼難事,而他已經手握論文初稿,只要半年後能順利發表,畢業的事按理也是順理成章。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最後一道關卡上,他被院裡攔住了:
“小南啊,既然都專碩轉學碩了……要不要在我們院繼續讀個博?”
然後事情就如脫韁野馬一般風風火火而一發不可收拾。就算他本人已經再三推辭,院領導們還是跟沒聽到一樣為了當他的博導打破了頭,連餘輝生都插不了手。
原因無他,他在外頭“不務正業”地實習了那麼久,回來“才折騰了半年”,這一拿出來的論文,居然就上了頂刊!
這些老傢伙們一琢磨,這要是正兒八經把他架過來搞學術,那豈不是院裡平白就又多了好幾篇頂刊?這玩意兒就跟錢一樣,向來是只嫌少不嫌多的,他們自然各個都盤算著把凌耀騙過來繼續幹活。
不過凌耀更惦記著和特情局的合作——雖然那邊的研究專案恐怕比他現在拿出來的東西更令人震驚、成果更加豐碩,但全部屬於保密專案,一篇都別想發表。
因此,如果他真留下來讀博、發文章,就得花更多時間,往其他方向再深造,搞一些“能發出來”的東西。
這實在有違他的初衷。
餘輝生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他已經拿各種理由對凌耀威逼利誘,都沒能打動凌耀繼續投身修真研究的決心,便已經知道凌耀不會有時間和精力再往其他研究領域開拓了。
他雖然遺憾,但又有欣慰,最終還是決定全力支援。
可現在,院裡這些老傢伙一來,不是添亂嗎!而且就因為餘輝生站在凌耀這邊,院裡幾個老頭甚至跑來給他做思想工作,整得他直翻白眼:
爭爭爭,有本事跟特情局那些大佬爭去!跟我翻什麼嘴花花!心煩!
就這樣又拖了半年,最後還是凌耀實在受不了,厚著臉皮給遠在豐城的特情局寫了封信,讓他們搞個了什麼證明還是聘請書,這才終於把這些小老頭兒給全打發了。
至此這些院領導看凌耀的表情全都是遺憾,滿臉寫著“一好端端的小孩怎麼就給特情局騙走了呢?這進去了可就出不來了啊!特情局多苦啊,這以後不是沒飯吃?”的惋惜,而且對凌耀好不遮掩,弄得凌耀也是又好氣又好笑的。
畢竟大部分人的樸實願望就是出人頭地、過上好日子,他們會覺得凌耀的選擇“不夠聰明”、“令人惋惜”,才是合乎常理。事實上,就算是凌耀,其實也是帶著一些其他目的而去的。
真正為家國情懷犧牲自我的,那才是少數,也才顯珍貴。
“唉。這一晃晃,三年就過去了,毛頭小子都畢業咯。”
餘輝生搖了搖頭,感慨道,
“想當初你剛進門的時候可沒少氣我。這會兒子啊,卻又覺得有些捨不得了。”
凌耀嬉皮笑臉道:
“您別難過,您這還康健著呢,還有大把時間招新的毛頭小子來氣您!”
“?快畢業了還找打是不是??”
餘輝生瞪了個大眼睛佯怒,又很快轉而問道,
“過兩天你就打算回豐城了?”
“對。已經和特情局他們打過招呼了。他們那邊研究一切順利,我也一直都在跟進專案,只要一過去,很快就能接軌成功。”
這次和上次不同,上次他是被人安排,被“流放”到豐城,而這一次,則是他主動“出戰”,要開啟新徵程了。
“您也知道我住哪裡。有空可以來看我啊。我現在大小也是個有錢人家子弟,給您準備最好的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