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將進酒

道不同不相為謀。

張柬之固然是忠義可嘉,但很明顯跟李餘的小圈子的理念不合、星座不搭,註定結不成良緣。

所以,真正追出去的,只有狄仁傑。

而且,狄仁傑其實追不追都一樣,就張柬之這個年齡的腿腳,讓他一百米再睡一覺,他也到不了終點。

“所以,大勢已定,我屬於蚍蜉撼樹不自量力?”看著已經恢復平靜的紫微城,再結合從平安著陸的官員的訊息,張柬之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既為別人,也為自己。

“張柬之,你也別一天到晚陰陽怪氣的。”狄仁傑很生氣,嘴上也是不客氣了,“你以為全天下就你一個忠臣,就你一個人是好人,我,王爺,都是佞幸小人?”

“不是嗎?”

“你……我就多餘和你廢話!”

狄仁傑想就此離開這個死鴨子,又實在不放心老友,只得又折返回來:“先不說誰對誰錯,我只問你,你就算是進入了皇宮,又能如何?”

能如何呢?

大義凜然地斥責太后的不臣之舉,然後被太后所殺,哦,還要包括全家人。當然,也不是白死,說不定將來能落個青史留名,在煌煌史書中被人提上那麼一句。

但也就僅此而已,對大局,對大唐,對百姓,對家人,毫無好處。

但大丈夫生於世間,不正是應該不計個人得失,只要是義之所在,就該一往無前去爭取嗎?

凡事瞻前顧後、斤斤計較,豈是我輩大丈夫所為?

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說得狄仁傑啞口無言,但他也不能任由老友自生自滅,只能換了一種說法:“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孟將兄還是想想今後該怎麼辦才是。”

是啊,如果一切還沒有塵埃落定,拼死一搏或許能製造出些許的轉機,但現在,還能怎麼辦?

拿腦袋去撞天后,灑她一身的豆腐腦?

“唉!”

想明白了的張柬之無奈地發出一聲嘆息,認命了。

“別那麼灰心喪氣呀!”狄仁傑拍拍老友的肩膀,指著陰沉的天空,“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喲呵,這可不是你的文風!老實交代,這又是從何處剽竊來的?”張柬之也不是那種矯情的人,既然知道無用那就不再去想,勉強打起興致跟狄仁傑談詩。

“老夫最近讀書有成,喜歡上了這種清新自然的文風,有何不可?”

“你就扯吧,我還不知道你。快說!”

“這都被你給看穿了?”

狄仁傑佯作大驚,隨即又幽幽地說道:“這是我出門的時候,王爺特意安排贈與兄臺的。真的,我看得出來,王爺對兄臺真的很看重。”

“唉……”

張柬之又是一聲長嘆,卻不願意再說什麼了。

…… ……

張柬之是位卑不敢忘國憂,有為天下人請命的決心和膽氣,李餘可沒有這份閒心。

他們是名人,將來都是要青史留名的,我是誰?

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童而已,除了有點才華,有點胸襟,有點膽略,有點……

“還有點不要臉,嘻嘻。”已經有了幾分醉意的上官婉兒,吐了一下香舌,“你不會怪我放肆吧?”

“怎麼會呢?兩個人交往,就應該平等相待。你不要因為我是個高富帥,就對我盲目崇拜,我其實很隨和的啦!來,小妞,陪大爺我喝一杯!”

大唐的風氣很開放,還沒有一幫子狗屁道學家出來說三道四,與妻妾同坐和朋友開懷暢飲,那是司空見慣的尋常事。

但楊炯明顯是心裡有事,怎麼都放不開。一個酒杯,被他端起來放下,放下端起來,愛不釋手。

“就不喜歡你那個磨嘰樣兒,有話就說啊!”最難消受美人恩,李餘制止了某人作怪的雙手,毫無煙火氣地把問題轉到正事上。

開什麼玩笑,這麼多人還在,出醜了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