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北影廠編劇梁曉生(第2/3頁)
章節報錯
原來他就是梁曉生啊!
胡為民看著眼前的男子,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梁曉生穿著上身毛衣,下身是藍色長褲。他身材瘦削,頭髮茂密,眉毛彎彎還很濃密。眼睛炯炯有神,鼻樑堅挺。雖然不是個帥哥,卻也長得很精神。
在胡為民的記憶裡,梁曉生有兄妹五個,他排行老二。
在他上面有一個哥哥,患精神病。下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家境比較困難,需要靠他的工資支撐。
他中學畢業就去生產建設兵團搬木頭,雖然艱苦,但每個月能掙40元貼補家用,不過也是從那時候起,落下了病根。
為了改變命運,他開始寫作,靠著努力和才華,成了部隊文藝骨幹。
1974年,復旦大學的一位老師去招生,中文系一共就倆名額,梁曉生憑藉《嚮導》一書,成功去了復旦大學讀書。
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了北影廠文學部。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那年頭,物以稀為貴,按理說,梁曉生有著名牌大學畢業生的身份,找物件應該不成問題。每每有人介紹姑娘,他是個實誠人,總會直言:“我家庭負擔很重,父母身體不好,哥哥患有精神病,每月都要郵錢給他們……”
話音未落,姑娘們落荒而逃。我找物件,可不是扶貧,這麼差的家境,對不起,本姑娘實在有心無力。一來二去,梁曉生對自己的婚姻大事也不抱什麼希望。
所以,他都30歲了還沒結婚。
他的名氣比不過莫言、餘華、賈平凹,但也是“知青文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寫過《今夜有暴風雪》《年輪》等等。
他的作品以關注社會現實、反映普通人的命運和時代變遷而著稱,兼具現實主義深度與人文關懷。
後來成了中國著名作家、編劇,後世有一部電視劇《人世間》成了年度劇王,就是根據他的原著小說改編的。
此時的他尚未發跡,只是個菜鳥編劇。
胡為民在打量別人,梁曉生也在打量他。
身姿挺拔,丰神俊朗,年紀輕輕,還那麼有才華,想想自己,三十歲了,還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成績。
真是讓人羨慕啊!
梁曉生見到胡為民的瞬間,心中很是驚歎,隨後便是一陣誇獎,“原來您就是胡老師啊,您的《甜蜜蜜》寫得真好,我也是您的書迷,這次能當《甜蜜蜜》的編劇是我的榮幸。”
胡為民客客氣氣道:“梁老師,在編劇行業我還是個新人,到時候少不得要叨擾你。”
“好說,咱們一起進步。”梁曉生見他沒有一絲傲氣,好感頓生。
胡為民看了眼床上和桌子上幾乎被鋪滿的稿紙,問道:“梁老師,咱們什麼時候開始改編劇本?”
許是注意到了他的眼神,梁曉生有些不好意思,他憨厚一笑,道:“胡老師,不用那麼著急。劇本改編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就算改編完,還要提交稽核,稽核透過後,還要跟組的。”
他又看了眼謝鐵麗,繼續道:“胡老師剛來,不如好好休息一天,轉一轉北影廠,明天咱們再討論劇本該如何改編。”
胡為民見謝鐵麗沒反對,便點頭道:“好,我聽梁老師的。”
……
次日一早,胡為民的生物鬧鐘就叫醒了他。
臨近年末,燕京的天氣是越發寒冷了。
好在北影廠的宿舍有暖氣,誒,凍不著他。
還是筒子樓好,有集中供暖,可比住四合院,還需自己燒爐子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