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崇禎沒有批閱奏疏,他在御花園和周皇后賞花。

兩人述說著當初見面,大婚,一路扶持到現在的艱辛,說著說著,周皇后不禁落淚。

“慈烺剛出生的時候,我還記得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出生之後,雨過天晴了。”周皇后回憶道。

說到朱慈烺,崇禎也陷入了回憶。

只不過他的回憶不是朱慈烺剛出生的那一陣子,而是兩三歲的時候。

他始終想不明白,一個三歲稚童,怎麼會有那樣成熟的表情。

而且剛接觸書籍,就能快速的把那些啟蒙讀物上手。

五歲的時候更是主動要求,通讀百家。

當時,崇禎的內心是興奮的。

他覺的,未來大明有一個足夠分量的繼承人了。

百年之後,說不定朱慈烺能夠比他更強,把大明帶入另一個盛世。

可十二歲的朱慈烺初露崢嶸,給崇禎帶來的不是欣慰,而是懼怕,尤其是周圍的聲音討論的都是朱慈烺時。

但,朱慈烺始終是他的兒子,既然表現的越來越好,自己這個做父皇的,最起碼在別人的面前,應該表現出欣慰。

於是,他的恐懼都深深的藏在了心底。

就在這時,錦衣衛出現在了不遠處。

曹正淳在崇禎的耳邊說了幾句,崇禎便和周皇后告辭,朝著乾清宮走去。

似乎,崇禎始終都擺脫不掉刻苦的命運。

但無論他怎麼刻苦,也沒辦法擺脫大明現在的處境。

他不是不知道大明的問題所在,問題是,他不敢碰。

這也是為什麼他害怕朱慈烺的原因,因為朱慈烺碰了,而且還雷厲風行的解決掉了問題。

看看開封,之前是福王的區域,福王死了之後,現在的開封成為了所有百姓最嚮往的城市之一。

再看看太原府,晉王死了之後,現在的太原也成為了百姓們最嚮往的城市之一。

沒了那些親王宗室,整個城市的土地頓時就解放了出來。

自然而然的,百姓們也就有了能夠耕種的地方,能種糧食,餓不死,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奢望。

從始至終,大明最大的問題,都是那些宗室。

可崇禎一直不敢對宗室動手,因為宗室的力量太大,一不小心就會反噬。

但朱慈烺似乎根本就沒這方面的想法,晉王說殺就殺,根本不在乎。

現在的朱慈烺身邊可有著不少能人,殺宗室有什麼後果,這種問題不可能沒人告訴他,可他依舊這麼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