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慈烺的說法,給火銃裝上刺刀,讓將士擁有近身搏鬥的能力,這樣相當於無形中再次增加了火銃的威力。

王二信心滿滿的把這個任務接了過去,可是,對於現在這個年代來說,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任務。

看似就是把刺刀加裝在火銃上就行,可是怎麼加裝?

肯定不能拿繩子把刺刀綁上去,不然真等敵人靠近了,捅兩刀估計也就鬆垮了。

到了那個時候,還不如讓每一個將士在身後再別一把刀呢。

王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用一個小零件,加裝在火銃上,同時能夠牢固的連線刺刀。

可現在的冶煉工藝,製造這樣的小零件,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這需要時間,朱慈烺只能把這個任務交給王二,讓王二自己去鼓搗了。

隨後,他開始去觀察軍隊訓練。

天雄軍訓練的時候,朱慈烺每天都會來。

因為現在的天雄軍只有一個陣法,就是方陣。

如果只是單純的火銃方陣,在應對複雜的環境不一定適宜。

所以在陣法上,朱慈烺要求一定要靈活多變。

比如戚大他們熟悉的鴛鴦陣,兩人三人一組,七八人十幾人一組,面對一些複雜的山地環境,如何能夠把火銃的威力發揮出來。

不僅僅是陣法上的變化,武器上的進化也要跟上。

朱慈烺把火器局搬到太原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們有製作大炮的能力。

王二把所有的材料都給帶過來了,最佳化過後的神機大炮也一直在設計。

不過神機大炮太過於笨重,守城防禦戰中,能夠發揮一定的威力,但進攻的時候使用,機動力就會下降。

所以,朱慈烺還希望能夠在火器上繼續精進一些。

要知道在好幾年前,袁崇煥靠著十一門紅衣大炮,讓外敵聞風喪膽。

自從火器局沒落了之後,那十一門紅衣大炮消失不見。

轉而各個城牆上多了劣質版大炮,打兩炮就不能用,甚至還有炸膛的風險。

所以,最佳化版的神機大炮必須抓緊時間製作出來,放在太原的牆頭上。

大明其實真的有那種簡易版的大炮,扛著就能走,叫虎蹲炮。

不過,在測試了實際威力之後,朱慈烺把這玩意定義為威懾性武器。

雷聲大雨點小,聲音震耳欲聾,可是威力真的讓人一言難盡。

因為武器方面遲遲沒有進展,朱慈烺也一直沒有帶著天雄軍到前線和左良玉會合。

本希望著系統能夠在他大戰之前,再給幾個選擇任務,多幾個獎勵,增加戰鬥力。

可腦海裡那個選擇系統,快倆月沒搭理他了。

望著陣法逐漸成熟的天雄軍,朱慈烺思考了起來。

“太子,左良玉來信。”曹彰突然拿著一封戰報來到了此刻正在深思的朱慈烺面前。

接過戰報一看,這癟犢子在求援。

兩個月前,左良玉就已經接到了太子朱慈烺會去增援的訊息,可沒想到他們已經在張獻忠的進攻之下又堅持了一個月,太子居然還沒來。

於是,左良玉急忙派遣夜不收來調查太子到哪了,卻發現太子居然在太原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