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太子,我們可以開始實驗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洪武年間,大明就已經有萬邦來朝的盛況。
東瀛是和大明牽扯最深的。
他們從唐開始,便已經和中原大地進行聯絡。
在學習了漢朝的文化,禮儀,歷史之後,不僅沒有絲毫的尊敬和敬畏,反而一再想入侵這塊曾經有恩於他們的華夏大地。
在明朝達到了頂峰,倭寇之亂就是因此而來。
對於這樣的民族,朱慈烺早就像把他們趕出大明境內。
只不過之前一直把精力放在了其他上面,如今,總算是騰出手了。
但可不能就這麼簡單的把他們趕出大明這麼簡單,聽說,這幫東瀛人還有不菲的財富。
......
京城之前被稱作內城外城,如今已經變為一城,再也沒了內城外城的分別。
靠近城牆的小酒館,是外邦人最喜歡待的的地方。
外邦人也是分圈子的,比如東瀛人和朝鮮人就會在一起。
瓦剌還韃靼會在一起。
南邊的三兄弟,暹羅寮國安南喜歡總得一起。
西方那幫凹眼眶的喜歡和天竺的人在一起。
之前大明在打仗的時候,京城幾乎沒什麼外邦人了。
自從朱慈烺帶著人,把反賊和大清解決掉之後,大明再次恢復了和平。
於是,這群人也再次來到了大明。
商人逐利,他們本質上都是把自己國家的商品給帶到了大明,把大明的商品帶回去。
靠著兩邊的資訊差去賺錢。
當時東瀛真的沒什麼好東西,於是,他們就把其他國家的東西給低價買過來。
拿著這些低價買過來的東西,來大明賺差價。
不得不說,這幫人還是有點腦子的。
可惜,腦子不夠。
一群東瀛商人還在思考著,怎麼繼續用這種方法賺錢的時候,突然,一群監察使衝了過來。
“東瀛商人在哪?”
一個懂漢語的東瀛商人站起身,有些納悶的問道:“這位爺,有什麼事情嗎?”
“有什麼事?有沒有事你跟我們走就知道了。”
於是,監察使不由分說的,把這幫人都給帶走了。
順便,把他們的貨物也給扣押了下來。
幾個東瀛商人都懵逼了,他們跟著一起去了大理寺。
大理寺的人絲毫不墨跡,直接說他們可能和倭寇有勾結。
這話確實沒錯,最近沿海附近,好幾個地方的倭寇之亂又嚴重了。
而這幾人,來到大明的時候和這些倭寇確實接觸過。
不管他們之間是否認識,就算接觸過,也讓他們黃泥巴掉褲襠了。
於是,所有人全部被抓了起來,他們的貨物自然也被扣留了。
而且,這理由找的幾乎天衣無縫,完全無法開脫。
至於以後調查出來他們如果真的和倭寇沒什麼關係,那放了就是。
他們的貨物.....在他們被抓進去的第一天,就被朱慈烺給變現了。
朱慈烺都沒想到,這些貨物居然能夠賣三百多萬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