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覺的,煤炭作為取暖用具,也非常的不錯。

當朱慈烺得知這件事情之後,非常嚴肅的下了一紙奏疏。

所有使用煤炭的房間裡,必須開得一扇窗。

這個想法,並不僅僅是說給那些達官顯貴聽的,還是說給老百姓聽的。

煤炭也好,木炭也罷,都是一樣。

當朱慈烺此話一出,所有人也就明白了。

茶室裡也有一個銅盆,距離他們不遠,燃燒著煤炭。

旁邊有一個小窗在開著,外面就是紛紛揚揚的大雪。

這一年的冬天,似乎比前兩年慢了。

朱慈烺思考良久,才發現不是冬天慢了,是自己慢了下來。

前兩年的冬天,他可沒少跑。

如今,似乎也不需要他去跑什麼了。

很多事情,都由手下去解決。

朝廷也變的和之前不一樣了。

說實話,總有大膽的,貪汙情況肯定還存在。

但沒有這麼的明目張膽,更不可能有數額巨大的情況存在。

畢竟,朱慈烺在京城裡呢。

哪怕是真的想動點心思,他們也會趁朱慈烺不在的時候動手。

孔宇緊了緊衣服,對朱慈烺道:“好,我答應了,太子,此時你打算怎麼做?”

聽到這話的時候,朱慈烺笑了。

他知道對方肯定答應,但不能讓對方心不甘情不願,一定要心甘情願,這個事情才能是這麼回事。

“好,那我們就來討論討論具體細節。”朱慈烺興奮了起來。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和後世一樣,義務教育。

這個普及程度,肯定是需要時間的。

當然,也不能指望普及的多麼廣。

能讓天下的百姓都認字,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這件事情怎麼做,怎麼切入?

兩人討論了許久,資金方面不是問題。

如今,大明的國庫也日漸鼓了起來。

只要不是再次發生大規模的饑荒災難,估計應該會一直這麼下去。

兩人討論到天色擦黑,才終於停了下來。

孔宇有些意猶未盡,朱慈烺笑道:“孔祭酒,這件事情,你就著手去辦吧。”

“定不負殿下所託!”孔祭酒非常鄭重的說道。

誰不想被史官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如果這件事情做成功了,太子不用多說,他已經在史書上留下太多筆跡了。

但他孔諸暨,也能因此上了史書,不管是淺淺的一筆,還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想到這裡,孔宇只覺得渾身幹勁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