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河岸邊,一座五米寬的木橋已經搭建完成。

在太陽初升的時候,天雄軍浩浩蕩蕩的渡過了淩河。

盛京距離淩河大概兩三百公里,天雄軍的速度不算快。

他們緩步想著他們的目標地推進。

在他們的周圍,有著各種各樣的勢力,在偵察著。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祖大壽的探子,當訊息傳到祖大壽那裡的時候,祖大壽才真正的相信,朱慈烺是玩真的。

他一直在祈禱,朱慈烺只是為了騙他點物資,不是真的去打盛京。

可惜,他願望落空了。

遠在京城的崇禎,也第一時間接到了訊息。

內閣成員,以及朝廷大臣,都在這裡。

他們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仍舊是滿臉的不可置信。

仍舊是林玉吉,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皇上,斷然不可啊。”

崇禎沒說話,只是看著林玉吉。

林玉吉繼續道:“天雄軍大勝,太子固然打出了我大明的風采。可是,盛京防守嚴密,那是皇太極的大本營,城高池闊,太子那麼點人,打過去的話,肯定會損失極大的。”

“何以見得?”周延儒直接問道。

他很早就看這個林玉吉不順眼了,只不過他是太子的人,而林玉吉是崇禎親自提拔上去的,所以之前一直都沒有說話。

如今,周延儒再也忍不住。

“周大人,太子連戰連捷,已然形成了高傲的性格。這個時候,就應該帶兵回來,磨礪一下性情,比如這場戰鬥,很明顯就是太子貪功冒進了,他能用一萬五千人,靠運氣贏的一場大勝,可是面對攻城戰,他還能贏嗎?”

“林玉吉,我已經看你不爽很久了,每次太子做什麼決定,你都不看好,甚至數次唱衰。可是結果呢?”周延儒大聲質問道。

“我也只是站在大明的角度考慮問題,怎麼,周大人不能忍受朝堂上有不同的聲音?太子贏了,就一昧吹捧,這樣就是好事了?”林玉吉站出來硬槓周延儒。

兩人有來有往,互相誰也不服誰。

整個乾清宮,都充斥著兩人的聲音。

其他人則在一旁,無人上前進言。

崇禎在上頭坐著,聽著下頭兩人吵的翻天覆地,卻也沒開口說話。

這是好事,林玉吉是他故意扶持起來的。

扶起來的原因,就是為了能夠壓制住太子黨的力量。

可其實太子黨根本沒什麼力量,在朝廷上更是幾乎沒什麼聲音。

因為周延儒從來不把自己當作太子黨的人,他只是向著太子,僅此而已。

但崇禎的性格在這裡,手底下的大臣多了,自然是要相互制衡的。

可是,關於朱慈烺這一次前往盛京。

到底是精心策劃,還是貪功冒進。

說實話,他自己都不知道。

“你們兩個,緩一下,等會兒再吵,其他人還有沒有不同看法。”

崇禎就是為了聽一下意見,這件事情已成定局,不管他們說什麼,朱慈烺這個盛京是打定了。

兵部林新甲上前道:“皇上,微臣建議,把太子召回,這場戰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