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可有事上奏?”崇禎問道。

一個小吏遲疑了一會兒,站出來道:“陛下,除了北邊的戰事之外,其餘無甚大事。”

“那就把小事說一下吧。”崇禎道。

於是,一群官員站了出來。

京城的治安太好,可不管多麼好,總歸是有事發生的。

東家長李家短,清官難斷家務事,南邊的寡婦被偷看。

似乎都是這樣的事情。

如果天天都是這些小事,崇禎就能喜笑開顏了。

可惜,大明肯定沒有這些官員說的這麼太平。

把這些小事說的差不多了,也就差不多退朝了。

崇禎道:“有其他事看到乾清宮,沒事便退朝吧。”

當這一次的御門聽政結束之後,最開始的那個小吏,從始至終都沒有開口。

可以說,自從朱慈烺殺了一頓之後,整個朝廷不能說都變成清官了,最起碼沒人明目張膽的貪贓枉法。

只是,這個事情,小吏不知道該不該說。

小吏名鄭春秋,他的人和他的名字一樣,看起來一身正氣。

是鴻臚寺一個五品官員,平常的任務其實非常的簡單,就是負責上朝時候的禮儀。

按理說朝中事情和他沒什麼關係,可他在朝廷上,是真有事稟告,只不過礙於自己的職責問題,他沒敢上報。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鄭春秋回到了鴻臚寺。

在鴻臚寺裡,一個老翁仍舊跪著。

他看著回來的鄭春秋,忍不住顫聲問道:“大人,您幫我問了嗎?”

鄭春秋沒辦法,只好道:“老翁,不是我不幫你問,實在是這個忙我幫不上,你可以去大理寺,我們鴻臚寺根本不管這個啊。”

“我去了啊,只有您願意接納我,實在是,沒人可以找了。”老人喘著粗氣,有些絕望道。

看到這種情況,鄭春秋也不知道說些什麼了。

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道:“你說的是真的嗎?”

“是真的,陳員外殺了我兒子,我去報官,當地官員官官相護,可憐我兒,死去一月有餘,卻仍舊沒有下葬。”

老翁在那裡顫顫巍巍,哭的很聲音,聲淚俱下的說道。

怎麼辦?

放在鄭春秋面前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此刻,他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