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明天還會有粥(第1/3頁)
章節報錯
推行商稅,勢在必得。
推行之前,肯定要進行調研。
所以查閱戶部資料,也是必需的。
不過,把這些交給手下之後,朱慈烺還要忙另一件事。
之前全體官員捐助了八千兩,戶部還剩餘三萬兩。
加起來,三萬八千兩。
朱慈烺需要先弄明白,戶部是不是真的只剩下了三萬兩。
周延儒很快帶著一幫自己的人,加上戶部提供的幫手,開始徹查賬面。
透過簡單的調查之後,發現戶部的賬面確實只有三萬兩,多一兩都沒有。
而糧倉,也只剩下了十萬石。
大明的國庫,已經空虛至今。
可外面的災民,還需要安置。
把戶部的所有工作有條不紊的安排好之後,朱慈烺帶著這些銀子,先進行了一番賑災。
災民們天天遊蕩在外城區,在京城裡始終都是一顆不定時炸彈。
外面的災民需求更是急迫,於是朱慈烺把糧食抽出來一部分,在城外設定一個粥棚。
所有的環節,這一次都是朱慈烺親自經手。
確保了不可能存在貪汙,以及其他環節的黑手。
當賑災的訊息傳出來的時候,城外的災民們還有些不敢相信。
朝廷忙著對抗反賊還有外敵,幾乎都快忘了城外還有災民。
這也是為什麼,災民一直想方設法的朝城裡跑。
城裡還有活下去的可能,但在城外,真的只能等死。
所以,當災民們聽到,城門口有賑災的時候,他們還有些不敢相信。
直到他們都出現在城門口的時候,才終於相信了這個事實。
朱慈烺在不遠處站著,沒人知道他的身份。
曹彰在旁邊道:“太子,我們既然已經把粥棚建好了,剩下的交給下人就行了,這裡太熱了,我們先離開吧。”
“再等等。”朱慈烺道。
他看向城內,他想要做的,是把城內的災民也給吸引出來。
當他們離開城門之後,在想程序就不會這麼簡單了。
並不是說把他們弄出城裡,朱慈烺就不管他們。
相反,他們在城裡,不好管理,而且還容易尋釁滋事。
朱慈烺已經在太原府復刻出了成功的例子,這種事情做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先把所有的災民集中起來,這樣才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