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2點半的時候,我完成了4面牆的製造,我也已經精疲力盡了,念應力的操控比念動力更耗神。

而且我發現一個規律,念應力的總量只有念動力的三分之二,這還只是在宏觀層面,也許到了微觀層面,我能控制物體的總重量還會再次減少。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怎樣一種定律,念力的距離尺度縮短了,質量尺度也縮短了,時間尺度也縮短了,那如果我把感知尺度放大呢?

找到盲點了!

以前我都是想著將感知尺度縮小,為什麼就不想著放大呢?

立馬閉上眼睛,進入感知模式,那一個熟知的感知圈再次出現,此刻的感知圈卻如同天穹一般罩住我,很大的一個球形區域。

給出一個放大的指令,驀然發現感知圈在不斷縮小……不對,是我的視點在不斷擴大,頓時,整個盆地的全景呈現在眼中。

我迫不及待地使用念力托起一塊巨石,目測估計至少超過200kg,原本的吃力感也沒有出現,也沒有因為超出力量上限而流鼻血。

我真真實實將這樣一塊遠超我真實念力上限的重物提起,而且似乎還遠沒到自己的極限。

又托起另一塊將近40kg重的小石頭,我終於感受到了吃力感,似乎我的宏觀念力極限在240kg到250kg之間。

得知了這樣一個結論,我心底沒有卻一絲喜悅,反而想抽自己兩巴掌。

還學霸呢,逆向思維都沒有,直到現在才發現這麼重要的結論,這是很致命的失誤。

現在一想,貓膩不就藏在微觀感知中嗎?之前幫小夢治療時的費神,根本不是微觀控物更難,而是等比例縮小時的控物質量也達到了上限。

而且這種比例似乎也跟隨著微觀的縮小和宏觀的放大比例一同變化。

現在的宏觀尺度有100米,控物卻增加了4.5倍,是否代表著若是宏觀尺度1000米時,控物可以是原先基礎上的10倍?

那等比縮小後,是不是每按1000個進位制縮小,能控制的質量也要縮小縮小10倍?

似乎不用再大費周章去宏觀或者微觀的控物質量了,直接由念動力就可以測量宏觀和微觀,如果理論正確,就暫時不去問白陳,這些提問機會還是挺珍貴的。

好吧,還是得開心一下的,提早發現這個結論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超過4.5倍的控物強度啊,即便會捨棄掉一些精度,可關鍵時候卻能救命。

果然我就是自然之子嗎?我自嘲一笑,任何重大結論都是在自然中發現的,這就很離譜,看來尋寶這一趟是不去不行了。

先吃飯吧,肚子餓了會影響思考能力。

什麼,你問我食物哪裡來?廢話,往池塘裡一撈,魚不就自己飛上來了嗎?

生火?這個更簡單,上次的火花珠被我拆卸下來,剛好備了兩顆在衣服口袋裡,找到乾草就能燒了。

唯一的不足是,我沒帶佐料,這十分令人頭疼,算了,將就著吃吧,下次出來記得帶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