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斯年伸手接過蘇木替過來的宣紙,眉毛瞬間纏在一起。

他第一時間,居然沒看懂。

只見上面寫滿了外用符號,1234567,而且還有點與橫標線什麼的,與當今流行的工尺譜,可以說完全不是一回事。

若非宋斯年學富五車,看到這些數字,定以為自己是眼花掉了。

李和光看到宋斯年表情怪異,也湊上來看了一眼曲譜,這一看不要緊,整個人都傻掉了。

他先看了看正在找感覺的蘇木,又看向宋斯年,“宋兄!這是何種古譜?我怎地從未見過?你可認得?”

宋斯年搖了搖頭,又抬頭看向蘇木,見他閉著眼找感覺,便再也忍不住,只好硬著頭皮說道:“蘇兄,且慢,請先為我解惑,否則我怕我以後,還要來叨擾請教。”

蘇木睜開眼,淡淡道:“說。”

宋斯年把曲譜半轉,朝向蘇木,“你這首曲譜,為何不是工尺譜?”

“啥叫工尺譜?”蘇木愣了,草,你說的什麼玩意兒?

“就是……”宋斯年大吃一驚。

蘇木難道不懂音律?

李和光道:“所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七音,上、尺、工、凡、六、五、乙。是天下曲譜記載的通用記譜法,蘇兄你這曲譜,用的是何種符號?怎地如此陌生?”

蘇木怔了怔,拿過簡譜看了一眼,說道:“你們不認識這些阿拉伯數字?”

李和光搖頭。

宋斯年點頭道:“認是認得,但這與音樂有什麼關係?”

李和光震驚道:“宋兄認得?這些是什麼文字,為何如此奇怪?”

“這些數字,是西域一國的記數法,咱們這邊是這麼寫的。”宋斯年寫完後說道。

宋斯年拿過紙筆,在一旁空白處寫了起來。

他寫出的文字是這樣的……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李和光這回認識了。

蘇木也懂了,仔細回憶,發現這個世界,沿用的確實是宋斯年寫的數字法,而不是他習慣的阿拉伯數字。

他想起,李和光剛才說的五聲七音,便問道:“我這數字簡譜,其實與工尺譜是一樣的,只是我個人習慣罷了,來我們校下音。”

說著,蘇木便將音樂的‘哆來咪發唆拉西’音,與‘上尺工凡六五乙’音,給他對上了。

宋斯年等蘇木校對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用數字法記音,真的很實用,且更利於推廣給普羅大眾使用。

簡直神了。

音準校對了之後,宋斯年再看曲譜,已經冥冥中彷彿激盪出那種樂感。

此時,蘇木也已經找到了感覺,拿起洞簫,開始吹奏。

音樂響起的那一瞬間,彷彿空氣都跟著凝固,時間都不再流淌,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緒,從內心深處開始萌芽。

這種情緒一經產生,便盤踞在心中,無法泯滅。

宋斯年聽著洞簫那低沉而悠揚的樂聲,只覺得自己的頭皮都麻掉了,彷彿自由的靈魂,被束縛在身體這個牢籠中一樣,不得解脫。

隨著音樂的起伏,一種壯志豪情,被徹底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