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獄中傳來了一片跌倒聲。

就連站在走道入口處的薛九野聽了這話,都有些站不穩,什麼情況啊這?

蘇木道:“別介,你這是想把我送走,好壟斷鳳陽鎮整個說書產業吧,咱們目標群體,本就不一樣好吧!”

宋斯年這才出聲道:“古訓曰: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蘇兄向來不是迂腐之人,怎麼會因誰先認識他,而與其他好友生分?”

李和光嗷一聲叫道:“宋兄說得對啊!不過,我確實是最先認識蘇兄的,這沒得洗,宋兄你可以做證。”

這下連宋斯年也無語了。

蘇木看大家爭得起勁,突然提高了嗓音,說道:“好啦好啦,不爭這個了行不行?剛才宋兄提到那句‘莫道君行早’我突然福至心靈,醞釀出一首好詞,你們想聽嗎?”

聽得蘇木轉移了話題,眾人便齊聲說好。

李和光更是提高音量喊道:“這個好這個好,有幸參與可傳誦千古的詩詞,這可是祖墳冒煙的高光時刻,請蘇兄開始,我已備好紙筆。”

蘇木見大家終於不再爭那個,緩緩站起來背道:“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

說著,蘇木突然揹著手,在不大的囚室中轉了一個圈,吟道:“踏遍青山人未老……”

說到這兒,蘇木突然停了下來,對眾道:“有誰可有佳句,與我這句匹配?”

眾人無不側目,同時看向宋斯年。

在此間,若說有誰的文采,可追得上蘇木,那也只有宋斯年了。

宋斯年見眾人都看著他,抬頭問道:“蘇兄,此詞采用的結構是,清平樂?”

蘇木微笑道:“不錯,正是清平樂。”

宋斯年便開始冥思苦想,好半天也想不出對得妙的佳句,他甚至把蘇木此時的處境,都考慮進去了,依然無法對出下句。

其他人見宋斯年也對不出,紛紛搖頭表示難出佳句。

這時。

走道外突然傳來一道聲音,“貧僧有一句,不知匹配否。”

蘇木一怔,走到柵欄前,看到薛九野來了,身邊領來一個老和尚。

薛九野身上未溼,面上有些雨水,而那老和尚頭上頂著斗笠,但身上已經溼透。

蘇木好奇,看薛九野也不開口介紹,等那老和尚一到近前,便出聲道:“你這和尚,有何佳句,說來聽聽。”

老和尚將斗笠還給了薛九野,輕吟道:“踏遍青山人未老,貧僧……不曾喝腎寶。”

噗!

蘇木直接噴了,我說你身上怎麼這麼溼啊,原來腎虛啊,典型的此地無銀三百兩嘛!

宋斯年對薛九野與老和尚,執禮道:“大師,切莫再說笑,此乃清平樂,不是出對聯,蘇兄這句詞文,氣象萬千,著眼於億萬裡山川,能接此句者,非蘇兄莫屬。”

老和尚不服道:“那,改成貧僧偷偷喝腎寶,你看如何?”

蘇木笑了,這老和尚跟腎寶幹上了。

薛九野見再不出面,自己也該丟面子了,趕緊道:“好甥外孫,甭理這和尚,你且道來。”

蘇木微微一躬身。

背道:“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鳳陽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兵士指看南越,更加鬱鬱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