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傳令兵,這回終於知道這寺廟,為何如此破敗了。

老和尚忒不靠譜,能香火旺盛,那才奇怪。

他正要上前,見又一位年輕婦人往小和尚銅缽中丟了一塊碎銀,這婦人身穿綾羅,頭髮打理的很是精緻,雖看不到五官,但料想不會很差。

傳令兵見只剩此一人,也只好撐著,沒有打斷。

只見婦人轉向老和尚,道了一個萬福,開口道:“大師,我入夫家,已三年有餘,至今仍無一子,聽山下的李姑娘說,她也是嫁入夫家不能懷子,來此寺廟祈福後,回去一月,便知有了身孕。”

老和尚睜開了眼睛,看了看婦人。

他正要開口,一旁一直端著銅缽的小和尚說道:“師父,我好像可以。”

老和尚雙目一瞪,對小和尚道:“這婦人的情況很複雜,水很深,你把握不住,讓為師……”

話說一半,老和尚這才注意到了一身素衣的傳令兵。

他輕咳了一聲,對婦人道:“你且呆在一邊,我想想再說。”

婦人微微一怔,退至一邊。

老和尚看著傳令兵,眉頭微微一皺,衝傳令兵招了招手。

傳令兵忙快步上前,小和尚攔下道:“香火錢,這是規矩。”

“這……”

傳令兵無語,但還是從懷中掏出一粒碎銀,放在了銅缽中,等小和尚一閃開,他快步走向老和尚,把懷中玉佩取了出來,遞向老和尚。

他神色緊張,仍開口道:“多多益善。”

老和尚的眼睛,出現了短暫的失神,他緩緩伸手接過了玉佩,問道:“你家大人,現在何處?”

“離此地約三十里,江南道鳳陽縣鳳陽鎮。”

老和尚將玉佩一收,看向退至一旁的婦人,說道:“女施主且先回去,貧僧要下山了卻一段緣分,等貧僧回來,便了你這樁心事。”

婦人撲通一跪,“大師,再不能等了,我若再懷不上,夫家便要休了我,嗚嗚嗚……”

老和尚終於從井邊的石頭上站了起來,扶起婦人,猶豫一下,看了看傳令兵,顯得很為難。

小和尚道:“既然這樣,師父,要不然……”

婦人忽地將自己頭上的純金髮簪摘下,放在了小和尚的銅缽裡,“大師慈悲,請給奴家指條生路。”

老和尚見婦人說著,又跪下來磕頭,便端不住了,伸手將她扶了起來,說道:“即如此,你我也算一段善緣,那貧僧便送你一句話吧!”

婦人止了抽泣,眼淚婆娑地看著對方。

老和尚道:“愛笑的女人,孕氣都不會太差。”

婦人茫然。

老和尚點點頭道:“下山去吧,貧僧要出趟遠門。”

婦人木訥地點了點頭,一邊思索老和尚的話,一邊出了院門。

老和尚對小和尚道:“把驢牽過來。”

小和尚依言照做。

老和尚等驢一牽來,便對傳令兵道:“帶路。”

傳令兵也有些懵,看著老和尚騎了驢,一個人跟他出門,便想起了天化臨來時說過的話。

他提醒道:“多多益善。”

老和尚剛出了門,聽到傳令兵又說一句,眉頭微微一皺,衝裡邊的小和尚說道:“小花花,你有福了,隨為師一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