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真實意圖(第2/2頁)
章節報錯
羅峰這番話可謂語出驚人,結果當然是再一次讓幾人瞠目結舌。
而且這一次,連何左之都聽傻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兩人會說出這些話?
“他們,居然想合作?”
“製作電視劇的工作室?這還真少見!”
“等會,他們有錢拍電視劇嗎?”
“……”
四位主管不敢相信自己會聽到這番話,心裡的疑惑太多了,最大的問題是:這兩人怎麼有信心拍出來的劇集,佳藝一定會買?他們又靠什麼盈利?怎麼聽著像小孩子過家家?
何左之也想不明白這些,但他很快就開始考慮羅峰話裡的可行性。
現在姑且不論這兩個後生是不是瞎胡鬧,如果真的只租借場地、演員、裝置、以及暫時沒有工開的員工,就能換來一部高質量劇集,哪怕得花錢去買,但他們可以先驗貨再買,這似乎沒什麼陷阱?
這種形式的外購劇不會出現拍出劣質劇集,最後由自己吞下苦果的情況,他們可以把風險放在別人身上,當然是利大於弊。
退一步講,現在佳藝電視臺方興未艾,各個部門還在四處挖角當中,幾部劇集也是開開停停,如果有人在演員、場地、機器閒置時,主動付錢讓這些繼續運轉,那也是利大於弊的事情。
還有一個何左之最擔心的事情,如果他們不答應這兩人的合作要求,把他們逼到TVB或是麗的那邊,那豈不是給自己塑造了兩個敵人?
佳藝電視臺的四位主管也很快想到這一節,他們都能看出這兩人的天才,日後的成就必定超乎想象。
這時候,如果賣點順水人情,既能把人留在自己身邊不使其資敵,又能將兩人的天才收為己用,這對於現在的佳藝電視臺來說,如何選擇並不難決定
何左之也知道眼下的佳藝並沒有多少談判籌碼,這兩人的本事卻達到了必須要“請”的地步。
他們佳藝不留,肯定還有大把地方願留。
既然這兩個年輕人提出的條件足夠誠意,他們又只賺不賠,那這筆生意不做豈不是可惜了嗎?
趙閱芠這個交易還有個極大的誘惑,他們答應每年免費為佳藝拍攝一部劇集,兩個人就是兩部劇集,這怎麼看都不像是圈套!
但事情真是這樣嗎?
趙閱芠心裡記得很清楚,佳藝電視臺倒閉有兩大因素,一個是作為發牌條件之一,佳藝需要將下午2時至6時以及晚上9時至11時30分,作為電視教學之用。
這個條件太苛刻了,幾乎只有上午,以及晚上6點至9點可以製作娛樂性的節目。
但連傻子都知道,科教節目怎麼會受歡迎,佳藝電視臺的大部分播放時間,收視率肯定上不去,廣告商便不會投錢,財政上只出不入,這正是導致佳視倒閉的主要原因。
但還有另一個促使佳藝倒閉的關鍵因素,何左之他對員工太好了。
佳藝和TVB的風格完全是南轅北轍,一邊是能摳門到過年發紅包裡面就放幾塊錢,一邊卻能在劇集殺青時大擺宴席,大派利是。
何左之執掌佳藝時期,不僅消耗了大筆資金四處挖角,還盲目提高員工的待遇,並且一直在不惜工本製作電視劇集和節目。
結果,這些高投入的劇集和節目均未能為佳藝獲得太多回報,依然沒有廣告商願意在他們身上投放資源,這使得財政上一直入不敷出,營運資金迅速耗盡。
很快,何左之又趕上了經濟危機,身家大幅縮水,其實他只堅持了一年半就把電視臺轉手了。
新來的老闆接手後發現這家電視臺是個無底洞,拒絕增加投資,最後佳藝竟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不得不被政府強制結業,宣佈破產。
趙閱芠的計劃很簡單,他要在一年半內想辦法籌夠五千萬,同時在佳藝內部拉幫結夥,形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圈子。
一年半以後,等到何左之被迫出售電視臺之時,他便順勢將其納入囊中,然後再把圈子外的員工全部掃地出門,最後想辦法把那個發牌條件去掉,那時屬於他的佳藝電視臺就誕生了。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偉大計劃,他才會想辦法不讓佳藝拿到自己拍攝劇集的版權,特別是海外發行版權,否則佳藝在財政上就不是入不敷出了。
他也不會讓自己的宿主一直拍電視劇,當兩人有了名氣後,他也會想辦法利用電影大賺一筆,不然要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籌夠五千萬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