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家“光圈商店”會在10月份開場,那時只要生意夠好,第二家和第三家分店直接上馬。

“光圈商店”被他分成了三個等級,這家當然是五星旗艦店,這個星級的店面他只會開在最繁榮的區域。

九龍半島只會有這一家五星店面,另一家會開在香港島的銅鑼灣上。

香港只有這兩家旗艦店當然不夠,他還會在香港18區裡,再建4家四星主力店面。

四星店面,面積有個四五千平方英尺就夠了,但同樣要有標配的唱片區、錄影帶區、器材區、書籍雜誌區、周邊商品區、休息區。

三星店面只需要便利店大小就夠了,面積一般在10001500平方英尺,但一樣要有唱片區、錄影帶區、器材區、書籍雜誌區、周邊商品區。不過商品種類要少得多,一般只售賣近期受歡迎,或是經典的專輯和錄影帶,器材銷售也以中低端為主,其餘書籍、雜誌、周邊商品,都只售賣當前好賣的商品,而且不設定休息區。

這種三星店面才是主力,他要在香港每個區都建一家,當然已有四星和五星店面的區除外,也就是說加上四星和五星店面,他一共要在香港開18家“光圈超市”。

明年開始,他還要在臺灣也開設大量“光圈超市”,並慢慢向東南亞、韓國、日本擴散。

八十年代後,他要在內地各大城市建立大量的影音超市,當然必須得先找個二代搞成合資,不然怕是拿不到審批檔案。

相對而言,他在日本和韓國開設這類影音超市,雖然也要解決不少限制,但畢竟不是非本國人無法涉及的新聞業,唱片和錄影帶方面的管制雖然也很嚴,但既然美國人能在日本開設這類連鎖商店,他們不光有美國人,還有英國人和義大利人,將來連日本人也會有,這些限制對他們沒有效果。

8月份,一些政府官員和區議員開始建議放寬佳藝電視臺的自主時間。不少文化界和影視領域的名人表達了同樣的呼聲。幾人的粉絲團更是準備策劃要求取消播出時間限制的活動。如果政府不同意,這些粉絲估計連抗議和遊行活動都能做出來。

大佬知道這些動作都不會有太多效果,港英政府不會讓佳藝一家獨大,TVB和麗的也必定百般阻攔。

如果真讓佳藝把科教時間取消,他們兩家合起來也無法避免被佳藝死死壓在身下,過不了多久都得關門大吉。

佳藝真正的目的也不是取消全部限制,而是能自由分配八小時的播出時間,同時申請“收費電視營運牌照”。

免費電視營運牌照不好搞,但是收費電視營運牌照卻有機會辦下來。

香港目前還沒有一家收費電影片道,似乎香港人沒有花錢看電視的習慣。

但若是這家收費頻道只有少量的廣告,將來佳藝製片部門與電視臺拆分,今後電視製片廠製作的精品電視電影,以及優質電視劇都只在收費頻道播放。

中原影業的電影上映一年後也會陸續在收費頻道播放,特別是今後中原動漫製作的精品動漫和動畫電影,同樣只在收費頻道播放,香港市民這時還會覺得花錢看電視不值嗎?

至於免費頻道,將來只會播放《三國演義》、《走向共和》、《大秦帝國》這類厚重的正劇,動漫也只會播放少兒向的作品,真正精彩的,並且適合成人看動漫和劇場版動漫,依然只會在收費頻道播放。

此外,佳藝就算連自由分配時間都無法爭取到,他們也有第二個選擇——收購麗的。

麗的在原本位面,幾年後本來就被人收購了。

現在連TVB都開始每個月虧損數十萬,麗的每個月的虧損已經接近百萬,這是任何公司都不願意揹負的大包袱,麗的英國母公司早就在甩賣他們的電視臺了。

但是眼下這個局面,就算不要錢都沒人會接手一個每月虧損百八十萬,未來可能會虧損更多的電視臺。

再說了,接手之後怎麼與佳藝對抗?

現在“麗的”明顯是賣都賣不出去,最後怕是要大佬的幾個宿主出手拿下來,否則“麗的”只能申請倒閉,根本沒人會接受這個燙手山芋。

這時就好操作了,如果“麗的”破產了,他們自然可以輕鬆申請取消限制,因為那時香港只有兩家電視臺。

如果把“麗的”弄到手,他們可以將兩家電視臺合併,那時再改個新名字,限制什麼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實際上,港英政府裡的英國人並不廉潔,誰要說殖民地的官員有多廉潔,那真是太天真了,何況這還是個快到期的殖民地。

他們只要將兩家電視臺合併,那時提前把幾個英國人餵飽,再申請一個收費電視臺,要從港英政府手上拿到拍照不難。

這樣一家免費電視臺,一家收費電視臺,他們的“電視王國”就算徹底建成了,今後可以向“電視網”方向擴充套件,在臺灣和東南亞各國開設附屬電視臺,慢慢擴散到全亞洲,再想辦法向全世界蔓延。

但這些是十年二十年以後的事情了,佳藝目前的CEO林動,更關心自己的漢堡炸雞生意。

他的“肯打***月份才算正式開業,採用罕見的24小時營業模式,這讓許多年輕人到了深夜還在店內消費。